2030年的中国建筑业会是怎样的一派景象?

2030年的中国建筑业会是怎样的一派景象?你能想象得到吗?今天证才通建筑人才网就和大家分享业内人士的关于建筑业2030年发展情况的观点以供参考。

广义的建筑业指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及参与其过程的各个产业和各类活动,涵盖了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生产和服务内容。狭义的建筑业是指国家标准的产业分类中的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产业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建造、设备、线路、管道安装、装饰装修等活动。本文中的建筑业特指狭义的建筑业。

现有资料中已有不少有关2030年我国发展构想的资料,包括《2030年的中国》、《2030年的中国经济》、《2030年的城市发展》等,因此本人发表一些关于建筑业2030年发展情况的观点以供参考。

据新近研究,当前中国建筑业具有七大特征和六大态势。七大特征分别为:行业规模大、大企业云集、细分行业多、行业利润低、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高、区域发展不平衡。

六大态势分别为:国内市场总体下行、细分市场分化、国际化加速、建设模式快速变化、管制方式逐步市场化、企业竞争分化。

根据建筑业的现有特征、发展态势结合潜在的影响因素:国家政策规划等因素,我认为2030年建筑业发展具备五个重要特征:行业经济总量上依然有较大发展空间;行业地区分布上国内国际并行发展;行业竞争状态上大小企业分化;建设模式上涉及更多价值链环节;企业管理方式上重视技术和人才。

建筑行业经济总量上依然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具体表现为:国家总体建筑业发展规划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国家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巨大需求;“一带一路”的战略为建筑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契机。在我国建筑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和提供金融支持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中小型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进程以及国家公园等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程的推进,建筑行业需要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一带一路”致力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因而,我国建筑业企业将发挥在高速铁路、公路、电力、港口、机场、油气长输管道、高层建筑等工程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培育一批在融资、管理、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打造“中国建造”品牌。

建筑行业地区分布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行发展

具体表现为:“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机会和挑战;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经济战略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建筑业在国内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便利条件,给中国企业在海外推进业务本地化,打响品牌提供了契机。然而,国际竞争的政治经济风险难以避免。如今我国主要经营海外业务区域多在高风险地区,2030年这个问题依然会存在。另外,我国企业往海外拓展事业必定面临与本土企业的强劲竞争,客场作战难免艰难。在《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持续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的统筹衔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战略的实施,建筑业行业份额在全国地区间比例发生调整,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会缩减。

建筑行业竞争状态上大小企业分化

具体表现为:行业集中度依然较高;大企业综合实力较量,小企业细分领域竞争。按照现有状况建筑行业集中度较高,少数的大企业占据多数的市场份额,这种状况到2030年依然会保持,甚至大小企业差距变得更大。因为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来壮大,凭借自身在资金、人才、技术上的优势获取大项目。大企业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包括业务能力、技术人才、管理水平等;而小企业难以在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上和大企业较量,而自身定位很重要。优质服务、低成本、精细化专业领域、流程灵活可能成为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建设模式上涉及更多价值链环节

建筑行业的建设模式指的是企业业务涉及到价值链环节的组合情况,建筑行业的建设模式特征具体表现为:工程总承包方式在大部分企业中推广。工程建设行业包含投资-设计-采购-施工-维护-运营6个价值链环节。无论是涉及2个价值链环节还是6个价值链环节的工程总承包方式都能提高企业的附加值,所以工程总承包推广是一种发展趋势。另外PPP成为政府与企业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制度,PPP制度要求采用工程总承包的重要方式,所以企业为了获得政府项目需要顺应。

建筑行业的企业管理方式更加重视技术和人才

具体表现为:因技术进步产生巨大优势,建筑公司会加强对技术研发和运用;因行业内部流程以及竞争情况变化,企业对高端人才需求比例增加。如今,BIM等技术已被运用于规划、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中,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因而,2030年相关技术的运用会更加普遍。技术带来建筑企业工作流程的变化,部分工作被信息技术取代,企业用人结构随之改变,可被信息技术替代岗位数量下降,随之能按照具体情况研发、管理的人员需求增加。

综上,2030年我国建筑行业可能面临若干机遇和风险。

机遇表现为:建筑业依然具有较大市场容量;国内的中西部地区、国外市场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大小企业分别通过提高综合实力和精准发展定位来找到自己的出路;推行工程总承包这种建设模式可能有利于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技术的进步能够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高效率;重视人才能够推进技术成果的成型和运用推动变革。

风险表现为:开拓海外市场面临国外政治和经济风险要素;开拓海外市场需要面对和海外建筑企业竞争的情况;大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垄断市场小企业生存艰难;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难以与大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晰。

作者:导数,来源:勘察设计前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