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堰塞湖水位涨至2932.76米 已累计转移9964人

金沙江堰塞湖安置点。图片由甘孜州政府新闻办提供

人民网成都11月7日电(朱虹)今日,记者从四川甘孜州政府新闻办获悉,截至7日11时,堰塞湖坝前水位涨至2932.76米,距坝顶最低凹槽处约33.55米,1小时水位上涨0.26米,累计上涨39.42米,平均入库流量785立方米/秒,每天新增库容6782万立方米,蓄水量达到2.71亿立方米。

据悉,甘孜州按照分期分批、科学有序的原则,以投亲靠友、分散安置为主,制定了详细的分期转移安置方案和临时过渡生活救助方案,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截至11月6日,已累计转移9964人(白玉县2548人,巴塘县2320人,得荣县1086人,沿江施工企业4010人),被转移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情绪稳定。

截至目前,已紧急调集10台挖掘机、4台装载机。组织武警、特警、打火队员共计100余人在堰塞体开展灾情监测和前期处置准备工作。同时,州县已组织机关干部、森警、民兵、武警、消防等共1876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和大型抢险机械348台、车辆137辆待命,州县民政部门已储备帐篷2700余顶、被盖16508床、棉衣裤3900件,全力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通讯、电力、气象、交通等部门应急力量全面到位。

记者了解到,灾害发生以来,已建立3个实时水文监测点(水文站情况:堰塞体上游岗拖水文站,距堰塞体上游约90公里;白格堰塞湖点,坝前原址重建,距堰塞体约3公里;下游巴塘站,距堰塞体约170公里),并在滑坡体对面四川侧建立了气象观测点、地质灾害监测点、4个观察哨。

四川甘孜州将努力采取积极措施,全力做好堰塞湖排险和群众避险转移安置工作,保障基础设施和群众生命安全。坚决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根据水位上涨速度和储水量增加,进一步扩大转移范围,并实施“分期分批、有序安置”方案,继续采取投亲靠友、分散安置为主的方式,有序组织群众安全转移,确保转移群众温暖过冬。同时,甘孜州积极采取“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加强雨情、水文、地质、地震等监测,特别是加大对山体塌方区域周边和堰塞湖坝体的监测,确保应急抢险作业安全。

救援现场。(图片由甘孜州政府新闻办提供)

救援现场。(图片由甘孜州政府新闻办提供)

救援现场。(图片由甘孜州政府新闻办提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