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时代,你还带现金吗?

近日有外地游客到济南旅游时,买东西被商家告知不收现金。游客对商家的做法很不满,虽然经过协商,商家最终收了游客的现金,但是游客将商家投诉到了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一市民正在进行网上支付

有人戏言,这是一个网上支付的时代,一部手机,走遍天下。走在济南的大街小巷,无论是大小商店还是菜市场小摊前,大部分商家都至少备有两张网上支付二维码卡片。毫无疑问,网上支付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便利。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年人更习惯用现金支付,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门时身上不带现金,已习惯于网上支付。文/图记者陈晨实习生孙倩王远

因找不开零钱,商家拒收现金?

几天前,匡先生乘坐火车到济南游玩。下了火车后,匡先生到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商铺,准备买点东西吃。选好食物后,店员表示价格为37元,匡先生从钱包里拿出了一张50元的纸币递给了店员。“店员拿过钱之后,又跟我要了2块钱的零钱。”匡先生说,自己身上的现金不多,从包里搜了好久才找到两块钱的零钱,没想到将零钱递过去后,店员却对匡先生说,“找不开,店里不收现金。”

为此匡先生觉得很生气。匡先生说,这家店里可以选择网上支付,但当时自己因长时间乘坐火车,手机的电量已经不多,“我还需要打车和订酒店,再说我那天正好身上带着现金,商家不能因为找不开零钱就拒收现金。”

好在最后另一位店员拿着匡先生给的50元钱,去另一家商铺换了零钱,将剩余的钱找给了匡先生。

事后匡先生将商家投诉到了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记者采访发现,如今大到大型超市、酒店,小到商铺、菜市场甚至小摊前,都张贴着网上支付的二维码图案。在一家单位工作的徐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工作两年多来,身上几乎没再出现过现金,“出门带个手机,基本上什么都能买到。”徐女士说,一般只有要到现场去参加同事或朋友婚礼时,自己才会到银行取钱,“随份子用。”

老年人多习惯用现金支付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大学生、工作族和老年人,发现大部分消费者表示网上支付的方式更快捷方便,但现金支付还是必不可少的。

“我现在出门基本不带现金了,手机很方便啊,什么都能解决。”山东师范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告诉记者,自从开始用手机支付后,她已经很久没有去银行取过钱了,她认为手机支付更能节省时间。

同样身为大三学生的小董认为,自从习惯了网上支付之后,他的生活费总是花得很快。“以前用现金的时候,能感受到纸钞在一点点变薄,但是用手机支付后,钱的减少都成了没有实际触感的数字。”小董笑着说,有时候他还真希望能不用手机支付了。

30岁的上班族谢女士和记者聊道,自己有一次出门坐公交车,但当时身上只有一块钱,手机还没电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向其他的乘客借了一块钱。”谢女士说,自那以后,她就一直保持着身上带有少数现金的习惯。

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手机支付是一项“技术活”,大部分老年人表示,最习惯的还是使用现金。记者采访时发现,除了少数的老年人认为手机支付存有不安全的因素以外,大部分的老人则认为,手机支付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并没有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

60岁的李先生说,他已经学会了网上支付,他认为用手机支付很方便,“尤其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还能在手机上互相发个红包,一起乐呵乐呵。”

但李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自己去交有线电视费,排了很久的队终于轮到自己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只接收现金。身上只带了一部手机的李先生只好回了家,第二天带着现金再去重新排队。虽然如此,但李先生说手机支付还是给他带来的方便居多。

82岁的王先生说自己不会用网上支付,但是他非常想学会,他认为这是科技的进步。最后82岁的王先生很正式的告诉记者,“我不是老顽固,我是肯定要学会的!”

为照顾部分顾客,店里也备有现金

记者了解到,网上支付确实更加快捷便利,但有的商家却走了“极端”。

今年9月下旬,黑龙江一家超市“拒收现金”的视频引起了广泛传播。一位老人在超市买了8.8元的葡萄,结账时被告知不收现金只能用网上支付。后来超市回应称,当日客流量增多,开设了电子支付通道,是服务沟通不到位,并没有说拒收现金。

记者了解到,央行在今年7月中旬发布公告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下统称为现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近日有市民反映,济南市经一路附近一家店铺拒收现金,只接受手机支付。这引起了该市民不满,认为店铺的收费方式不合理。记者联系到了店铺老板,老板称他没有拒收现金,只是因为当天没有足够的现金找零,希望对方能够采用手机支付的方式。

刚大学毕业的小王告诉记者,自己在外出旅游时也遇到过一些商家希望顾客进行网上支付的情况,“商家是觉得网上支付更方便一点,但并没有进行强制。”

记者走访了济南一些大小型超市、菜市场、饭店和其他一些零售行业的店铺后发现,没有店铺是拒绝接收现金的,但是大部分的店铺人员表示,采用手机支付的顾客数量越来越多,“能占一半以上。”

一位五金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还使用现金支付的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还有的老人担心网络诈骗,所以他们用现金,我们也都备有现金,不会拒收。”

停车场只收现金,找人凑了12块钱

随着电子支付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只拿手机出门。

市民邹先生告诉记者,济南市经四路附近一家商场的停车场只收现金,很不方便。“那天准备开车离开停车场时,看到前面的车停留了半天,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交费的时候才发现,停车场只收现金。”邹先生说,当时自己身上也并没有带现金,“最后找后面的车主凑了半天,才凑出来12块钱。”

遇到过同样难题的还有家住济南市历城区的王先生。王先生说,前几天自己因外出运动时伤到了头部,需要去医院缝针。因为情况紧急,当时他只拿了手机,就去了附近一家医院。等到了医院后,王先生在挂号时得知,挂号办卡必须要使用现金,办完卡之后,可通过网上支付往卡里充钱。

当时一点现金也没带的王先生只好向周围的市民求助。“当时问了五六个人,他们都没带现金。”王先生说,还有的老年人身上带着现金但不会进行网上支付,王先生没法将钱还给他们,“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带着现金的市民,通过网上转账,换到了50元现金。”

据了解,2018年以来,有多家济南媒体报道称,济南建邦黄河大桥、济南动物园、中石化加油站、公交卡充值网点等地方都只收现金,不能用手机支付。近日记者再次联系上述单位,他们均表示目前已能进行网上支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