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出台新政 推动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

在浦东新区天虹幼儿园思学部,幼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做游戏。园方还特别为幼儿添置了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玩具和教具。

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城市托育服务的需求逐年增长。今年4月,上海发布了《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0-3岁幼儿托育服务体系。

浦东作为全市5个托育服务工作试点区之一,承担着先行先试的重任。最近,《关于促进和加强浦东新区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区级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记者发现,这一区级实施意见鼓励多形式开办、多维度监督,力求为浦东3岁以下幼儿提供专业、悉心的呵护。

多形式开办多元化满足

近年来,托育服务在人口大区浦东的刚性需求大幅增长。基于普惠性导向和原则,浦东鼓励多种形式拓展托育服务资源,满足社会对于托育服务的实际需求。

《区级实施意见》明确,浦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举办托育机构;引导企事业单位、园区和商务楼宇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将托育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挖掘社区空余场地资源,面向社区幼儿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

浦东作为上海率先试点开展托育服务机构举办申请的5个区之一,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8月,上海公布全市首批11家合法登记备案的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其中浦东有两家:上海市浦东新区华翘托育园(非营利性)和上海市浦东新区霭葳托育有限公司(简称霭葳托育)(营利性)。而就在上个月,上海浦东新区大飞机金科托育园(企业内部)正式开园。至此,浦东目前已有营利性、非营利和企业内部3种不同类型的托育机构,这3家机构共开设托班8个,可招收约160名幼儿,目前已服务3岁以下幼儿约120名。

与此同时,《区级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鼓励新开办的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在满足3至6岁幼儿入园需求的基础上,在场所和教师资源保障的前提下试点开设托班。

2018新学年,位于高行镇的浦东新区天虹幼儿园思学部全新亮相,除了两个小班,还首次开设了一个托班。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这个托班共有15名月龄28至35个月的幼儿。为了能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除了给托班配备了两名带班教师和一名保育员,园方还特别购置了适合低领幼儿的布偶书、游戏垫、串珠等教具,并为他们度身定制新课程。目前在浦东,包括天虹幼儿园在内,共有7所公办幼儿园试点开设托班16个,服务2岁至3岁幼儿约300名。

浦东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新开办幼儿园的托幼一体化试点外,新区还积极鼓励依法取得办学资质的民办幼儿园在办学层次和规模允许的前提下增设托班,进一步扩充托育服务资源,目前新区共有48所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70个,共招收1.5岁至3岁幼儿约1200余名。

此外,为加强对家长的科学育儿服务,新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共建立早教指导点312个,一年6次面向社区,为4万余户婴幼儿家庭提供免费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多部门联合多维度监管

托育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有效的监管是保障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品质的有效抓手。

《区级实施意见》明确,落实区域政府主体责任和街镇综合管理责任;建立由区分管领导牵头、相关委办局和街镇共同参与的托幼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商议解决本区托育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成立浦东新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承担辖区内托育机构的登记备案、日常监管、检查评估和培训指导等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求根据各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镇的管理职责,落实分级分层分类监管职责,建立和完善区域托育服务管理网络和机制,按照部门联动、综合监管的要求,形成各司其职、协同负责、共同推进的综合监管机制。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浦东申办一所托育服务机构,新区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计委、公安分局、消防支队等委办局,会跨前一步做好对托育机构申办的指导服务,通过各部门的提前介入、现场查验、培训指导等,加快托育机构的申办进度。各相关委办局和36个街镇,根据职能分工还将制定对托育机构申办工作的办事指南以及日常检查、违法违规查处的监管方案。

10月30日,新区卫计委发布《浦东新区0-3岁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方案》,明确由区卫计委统筹管理,区妇幼保健所、区疾病防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形成合力,将0-3岁托育机构纳入正式管理,依托新区托幼工作联席会议平台,按照卫生工作职责,开展托育机构卫生保健、疾病防控技术、饮用水卫生的指导与监管。

此外,根据《区级实施意见》,新区未来还将进一步梳理、形成托育机构内部管理和综合监管机制,按照“分责把关,综合监管”的要求,通过新区托幼工作联席会议加强统筹协调,督促监管方案、监管措施、监管职责、监管效果有效落实,全力确保新区托育服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