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岁留守男童玩游戏花掉奶奶数万养老金!5 个月后才被发现

为儿子买华为智能手机,本想方便他收老师发在 qq 群上的作业,结果却变成养老金的 " 扣费机器 "。上个星期,在外打工十多年的张先生匆匆回到常德,处理儿子从 5 月份开始用手机玩游戏,导致奶奶 5 万养老金被扣的事情。张先生说,5 月份被扣了一万多,9 月份扣了三万多。因为是爷爷奶奶在家,弄不清钱的来去,直到孩子叔叔回家,才偶然发现银行卡已经被 " 掏空 "。现在,家长已和华为公司协商,退款 2 万 8 千元游戏费。

△图源自视觉中国

留守儿童的游戏扣费

孩子叔叔回家才发现一个月前少了 3 万

孩子叔叔说,10 月底,他从浙江回老家常德,转账时,突然发现银行卡里没了存款。赶到银行查看记录,发现钱都被转给 " 华为科技有限公司 ",之后,他又在支付宝平台上查到扣款记录,前后有近一百条。

账单显示,扣款购买游戏道具或神秘礼包,支付金额在 1 元到 955 元不等。扣费最多的是 " 萌龙大乱斗 ",有 19133 元,其余还有 10 款游戏,分别扣费 649 元至 6520 元不等。

在 9 月中旬,扣款加起来近三万多,而继续往前追查,发现在 5 月份,也有一万多的扣款。而看管的爷爷奶奶,毫不知情。

而在 10 月份,银行卡被掏空后,孩子还一直惯性支付,但因为余额不足显示 " 支付失败 "。" 如果不是钱用完了,可能还会一直刷钱。"

偷装奶奶的电话卡扣费

扣的是 5 万养老金和爷爷的医药费

父亲张先生说,在外打工多年,妻子也是在外认识,结婚后,因为不方便,将孩子留在家里,交给老人。虽然发现过孩子有玩游戏的迹象,但因为对孩子有亏欠,并未太阻止," 反而有些纵容 "。但他没有想到,孩子会因为玩游戏花钱。

张先生说,孩子奶奶用的是老人机,但小孩上学后,老师经常在 qq 群上布置作业,他才为孩子添置了一部华为智能手机。手机里本没有卡。后来他们才知道,小孩很 " 精 ",偷偷将老人的手机卡装到智能机里,下载支付宝后,又进行了密码重置,这才成功将 5 万元 " 蒸发 " 至游戏中。

张先生说,这笔钱中,一部分是奶奶的养老金,每月会几百块钱的工资转至银行卡里。另外,因为爷爷近年出现中风,为以防万一,他们定期往支付宝里打医药费,存至 5 万。现在,钱都被孩子透支。

反思 9 岁孩子教育有缺陷

但依然只能留守

张先生说,平时一年回家一次,一周和孩子开一次视频。开视频时,没有发现孩子有过异常。他现在反思,孩子学会 " 伪装 ",视频里根据看不出真假。他现在担忧的是,孩子 9 岁,但对金钱没有概念," 只觉得那是一个数字 "。

对于未来,张先生说,只能没收家里所有的智能手机,限制孩子的活动时间,并做作息表,让爷爷奶奶协助,对孩子严格执行。而对于是否可能自己带孩子,张先生说,之前考虑过带着孩子去广州,但无法进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差一等,孩子无法全托,他们忙于工作,也无暇顾及孩子。虽然发生此事后,他对孩子的教育很担心,但在生活的重压下,他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只能将孩子继续放在家里,留给父母。

回应:退款 2 万 8 千元 华为只提供平台服务

被陆续扣了 5 万元,这笔钱能否追回?11 月 13 日,记者从张先生处了解到,已经和华为公司协商,对方愿意将还未购买游戏道具的 2 万 8 千元退还。下午,记者拨打客服电话了解到,在华为平台下载的软件并非华为公司所有,客服说,华为只是为游戏软件提供一个平台。孩子消费的钱,都进入游戏公司。

而对于未成年人玩游戏,平台是否设置保护措施,客服表示,孩子在玩游戏时需要输入支付密码。输入支付密码进行付款后,如果钱已经到账至游戏公司,则无法归还。

张先生说,虽然希望拿到所有扣款,但耗时太长,为了尽快返岗工作,他放弃维权。但他也依然质疑平台的操作,一是孩子进入游戏 APP 时,没有任何未成年玩游戏的警示,另外,支付宝的密码可以轻易更改,这也是他没想到的。

记者实操发现,在支付宝的修改支付密码一项,可以通过 " 忘记原密码 ",输入手机验证码和身份证号码重置,整个修改过程不到 1 分钟。而修改完支付密码后,可以无阻碍地修改登录密码。

律师说法

浩天信和(长沙)律师事务所申广林律师说,根据法律规定,游戏公司应该对未成年玩游戏加以防范,设置身份证认证,完成认证后才能登陆玩游戏,如果没有此操作,可以认定游戏平台违法,并要求返回相关扣款。申律师建议,如果发现孩子在游戏平台上扣款后,可以向游戏公司反映,也可以向相关文化产业部门投诉举报,但申律师强调,必须有证据证明是小孩通过玩游戏花掉了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