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劲夫家暴,你们对俞敏洪的“杀气”怎么不见了?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宋祖礼

其实将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拉郎配”,对当事人来说并不公平。

但是,当舆情在两件本该“清清爽爽”热点中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拐点,笔者认为其中的吊诡逻辑就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反思。

教育界名流俞敏洪因为在演讲中“表演过火”,被娱乐明星以“女权”之名怼得直不起腰,微博实名道歉后,依然有人穷追猛打,一副欲除之而后快的乖戾气势。

蒋劲夫公开承认自己对女朋友实施了家暴,惨烈的照片近在眼前,然而微博中竟然出现了诡异的“圈粉”画面!

当看到女方遍体鳞伤的照片,出于起码的同理心,我们也应该报以同情的态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针对施暴者的讨伐。

哪怕是出于最基本的法律常识,我们也应该知道,这种可耻的行径是为法律所不容的。然而,相关热门微博下,汗牛充栋的“神逻辑”竟然是这样的:

打人“很man”

承认打人“很男人”

情感受挫打人“很值得同情”

是的,如果不是因为这地道的脑残逻辑连AI都编不出来,笔者差点就误以为这只是僵尸粉的“规定动作”!

再试着对比一下近在昨天的“俞敏洪歧视女性”的相关跟评,你会诧异于网络舆情中的“正义”与“原则”是如此地不堪一击、不知所谓,乃至不知羞耻。

此处要强调的是,俞敏洪的“跑火车”言论伤害了公众的情感底线,但当其本人作出解释且为此道歉后,此事也就可以告一段落。

而蒋劲夫则不同,他不仅以实际行动将“思想上的侵犯”实质化,并且已经触犯了作为社会底线的法律。

然而当这基本的是非和娱乐明星的高“人气”相拮抗,得出的结果却是令人“节操碎地”的。

昨天还信誓旦旦“围殴”俞敏洪的那批人,今天竟然穿上了“圣母”的面纱为施暴者“心疼”、“感动”了?

尤为可畏的是,在相关跟评中,出现了所谓“民族歧视”、“打人有理”的论调,这是地道的家暴有理逻辑,也是故意混淆是非黑白的恶劣做法。并且这本身就是在受害者遭遇家暴的同时,更待之以舆论暴力。

唯一的差别只是,蒋劲夫需为自己行为负法律责任,但这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跟评却是没有任何法律成本。

不以事实为基础的原则一文钱不值,因人而设的社会底线“毫无底线”,如果我们在面对热点新闻时,总是这副自欺欺人的模样,我们就没有资格作出任何的价值判断,因为根本上来说,我们就是“三观不正”的代言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