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榜样|与机器人结缘的19年

3个月前,一台婴儿车大小的机器人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现场展出。这款机器人身子小,威力却很大,可以喷出60米长的水柱,能替消防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

这款机器人的背后,这些特种机器人的项目带头人,是一位 “80后”——现任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执行总裁的王猛。

王猛,这个戴着黑框眼镜,不苟言笑的80后与机器人之间的缘分已经有19年了。1999年,18岁的王猛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录取,从此走上了和机器人相伴的道路。

2014年,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决定在北京成立特种机器人事业部。王猛放弃了铁饭碗,主动承担起建立特种机器人事业部的工作。当时整个部门只有他一个人。

王猛说,一个人的团队,刚开始什么都要自己做。小到桌子板凳,大到薪酬条例都要自己完成。最令王猛感触深刻的,是2015年团队研制的爬壁机器人。团队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做出来四代产品,那段时光大家几乎都在办公室度过。

目前,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特种机器人事业部已经拥有应用于水、陆、空全领域的立体化特种机器人产品体系。

王猛介绍说,目前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一些技术的研发方面,位于世界先进水平,比如说微纳米技术。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轻型柔性机械臂也曾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受到大家的关注。这款机械臂可以进行人机协作,能够完成搬运、分拣、涂胶、包装、质检等工序。

在读大学期间,王猛就对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十分感兴趣。他带头完成了仿青蛙跳跃机器人、双足并联机器人等多个创新项目,而且下决心要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研发出新产品新技术。

在人工智能的新一轮浪潮来临时,能够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这样一个企业内迅速成长,王猛感觉自己是一个幸运儿。他说,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找到专业兴趣爱好和工作事业的结合点,为产业和社会做点事,这是多少人的一生所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