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于制造业的应用:沉浸式体验分割现实世界

作者:DIGITIMES廖家宜

沉浸式体验让虚拟现实(VR)应用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使用体验,不过面向非消费者族群,沉浸式体验却可能成为制造业者抗拒导入虚拟现实技术的原因之一。目前虚拟现实在工业上的应用仍主要多集中在研发设计阶段,因此目前在市场上尚未能借虚拟现实改善生产流程。

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应用在工业端最显著的例子是用于汽车制造中的研发设计。BMW是全球首家导入虚拟现实辅助开发设计车款的车商,带上头戴显示器后,允许所有分散在各地的设计师透过共通的虚拟环境协同设计,并线上同步进行讨论与修改,以借此大幅减少开发周期。

除了导入于前期开发,虚拟现实也常被制造业用以进行员工教育训练,包括远距学习以及模拟训练等应用。不过目前多数应用范围则是以非制造现场为主,从工厂端的角度来看,并无法实际透过虚拟现实改善生产流程。

而根据虚拟现实内容开发业者的分析,最主要还是因为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会让使用者完全与现实世界产生分割,而制造业者则认为此种操作型态若摆放在生产线上恐会无法如实掌控生产状态,而造成业者对导入虚拟现实的接受度兴致不高,也就是说,制造业者更倾向于「眼见为凭」的生产流程。

因此相较之下,比起虚拟现实所强调的沉浸式体验,可结合现实与虚拟的增强现实(AR)其发展面向就较为可观。像是同样以汽车产业来看,保时捷(Porsche)已在工厂开发结合AR的测试系统,品管人员在工厂端内可即时利用平板电脑扫描或拍摄任何可疑零件或明显缺陷的影像,再透过测试系统上所生成的AR影像叠加进行验证,可协助确认哪些零件通过检测、哪些尚未完工。

而结合多功能的AR设备后续成长也备受看好,以针对工业应用设计的AR智慧眼镜为例,可提供影像、语音传输、热影像分析、远端标记等功能,一旦工厂内发现异常高温现象,除了可立即对现场人员示警外,具备通话功能则可对外立即寻求帮助,将安全事故意外降到最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