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院文化中感受澎湃的文化自信

作者:王石川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信息传播局指导、光明网统筹和承办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全国网络媒体书院行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将启动。该活动联合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各地媒体共同参与,由各省份组织实施,围绕启动仪式、记者探访、专家讲座、交流座谈四大版块展开。

“故言宋学精神,厥有两端:一曰革新政令,二曰创通经义,而精神之所寄则在书院。”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对中国书院评价甚高,却不浮夸。书院始于唐,兴于宋,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载体”。究其因,千百年来,书院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在中国文化史乃至文明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

今天,我们走近书院,也走进书院,不只是重温其昔日荣光,也不只是向先贤致敬,而是感受氤氲其中的文化气质,聆听弦歌不辍的历史跫音,挖掘意蕴深刻的时代价值。这不是简单的回望,而是具有深意的梳理;也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巡视,而是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从这个角度看,开启“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当下颇有现实意义。

这是对中国书院的一次深度探访,有益于增进文化认同。有人说,书院作为一个时代的坐标,在千百年前,它曾是高等学府与图书馆的象征,文化与学术的标志。其实,书院的功能不止于此,比如学术交流,再比如大贤讲论,即“诸公皆集,甚有讲论之益”。故此,在探访过程中,可真正懂得中国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所体现出的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以及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文化精神的灵魂所在。

这是对书院文化的一次深情抚摸,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当我们走进书院,会油然而生自豪之情,从卷帙中发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先贤思想中赞叹我国人才辈出。文化自信从何处来?不是来自抽象的宣教,也不是来自盲目的自大,而是来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化渲染。

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赓续,有益于刷新文化责任。“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置身于新时代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是审视的,是有诉求的,也是有辨别力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无论对待书院文化还是对待传统文化,都需如此。在这种背景中,有必要探讨和总结各地书院参与地方及国家文化建设的作用、贡献,以更好地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活动具有充满时尚感的时代气息,因其多元化的议题设计,配套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可让书院文化更生动地展现出来。比如,围绕名家讲坛,进行包括报刊、电视、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头条号、手机直播、语音直播等形式在内的全媒体、立体化传播;讲坛内容整理成文,进行二次传播。这种的传播形态,无疑更有效果,更加深入人心。

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今天,我们通过更发达的传播载体,引导网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成才观、爱国观,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正彰显了此次活动的深远价值。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一次活动历时短暂,但影响却是长久的。在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中多一些民族自豪感,在蕴藉责任感的活动中获取丰厚滋养并勇于承担使命,我们将走得更自信,也走得更远。(王石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