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画居然比高精度照片还逼真,“尽精微·精微素描”全国巡展走进河南

儿时的球拍、父亲的斗笠、妈妈的簸箕、夏天的凉席、……这些勾起我们情怀的物件,出现在了河南省美术馆的展厅里,不少观众看完展览惊叹,这些画作比高精度照片还要精细,勾起了几代人的怀旧情怀。

11月22日, “尽精微——精微素描全国巡展”河南站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展览以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的教学成果为主体。据悉,该展览将在河南省美术馆展出到11月29日结束,随后还将分别在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展出。

“今天在这里展览的每一件作品,都诞生在学校的课堂中,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晶。”精微素描教学的开创人苏海江说道,展出的精微素描作品主题广泛,从云南茶饼、冰糖葫芦,到家里的搓衣板、熨斗、扇子……生动逼真、肌理细腻,以至于观众怀疑“这些是画出来的吗?比照相机拍的照片都真实。”

据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介绍,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课程是在原有素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来的新调整,形成了一种对素描认知方法及表达方式的重构。精微素描鲜明地体现出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素描基础教学的创新,让学生运用手绘的方式表达思考和感受,整个过程包括社会调查、思维导图、结构空间、材料技法等研究。二是素描创作教学的创新,将学生从被动的写生和拷贝照片的创作模式中解脱出来,投入到生活的怀抱,更为主动和富有激情地寄情于艺术创作体验中。精微素描是“写实”、“超写实”的,在造型上丝丝入扣,令形象足以乱真,但这种“写实”是一种讲述方式。

精微素描教学的开创人苏海江教授介绍说,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感情的交流,为了完成作品,学生必须主动去挖掘故事,“有个学生本来和母亲关系比较淡,但是为了更好画好母亲肚子上的一道疤,他和母亲深入沟通,加强了感情,也画出了打动人心的作品。”

苏海江告诉记者:“精微素描课最重要的效果是修心和修行,修心是让你的心安静下来,修行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需要用心去做这件事。我希望学生们重要的一份收获,就是严谨的工作方法和专注的做事状态。”

据悉,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精微素描展得以巡回全国十多个省市的美术馆及几十所重点美术专业院校展出,既作美术院校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也为广大公众提供新颖的审美体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