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教育哲学论坛(2018)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禹瑞丽 通讯员孙雪连)为深入研究价值哲学与价值教育的基本内涵、理论特质与实践要求,11月24日-25日,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承办的“徐州教育哲学论坛(2018)”在徐州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价值哲学与价值教育”。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生近百人与会。

开幕式上,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蔡国春教授,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石中英教授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高伟教授主持。

蔡国春教授首先对江苏师范大学在教育学科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作了简要介绍。他指出,在上一届论坛至今1年时间里,学校广纳人才,引进了100多位优秀教师,6个学科进入江苏省优势学科3期工程,并在国家教学成果奖、互联网+等重大比赛中取得可喜成就。同时,学校更加重视教育学科的发展,确立了“教育学学科特区”,在人才、财力和政策上予以充分支持。他表示,徐州教育哲学论坛既是教育研究学者交流思想、分享沟通的学术平台,又是一颗种子,希望在各界人士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石中英教授表示,徐州教育哲学论坛作为全国第一个地方性的教育哲学论坛,对推动全国教育哲学发展、繁荣教育哲学事业意义重大。他说,价值教育进入中国教育视野较晚,目前价值哲学的研究队伍比较小,与教育实践的需求还有距离。十八大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一方面重构了价值观的概念,另一方面推动了价值教育在中小学的实践。目前,价值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论坛围绕“价值哲学与价值教育”展开探讨,可激发教育界师生就价值教育问题做出更多思考。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会上,清华大学石中英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于伟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金生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鞠玉翠教授、山西大学刘庆昌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刘次林教授、皖西学院程从柱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何菊玲教授、湖州师范学院舒志定教授、沈阳师范大学迟艳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彭正梅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学薛忠祥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李润洲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肖绍明副研究员分别围绕“教育中价值观冲突及其解决”、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与行动”、 “价值为什么具有教育性”、 “创造自我风格:福柯美学的教育启示”、“教育生活中的情感问题”、“学校发展的伦理审视”、“什么样的违规,怎么样的惩罚”“尼采价值哲学的价值”、 “价值教育从教师培养开始”、“马克思对正义理论建构思路的变革”、 “‘进步’作为教育价值的理由与意义”、 “德美新保守主义教育思想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 “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教育”、“超越生活复杂性的价值观教育”、“论道德价值的目的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现路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辩证法”等议题作主旨报告。

据悉,徐州教育哲学论坛是一个以教育哲学学科为基础,多学科对话的学术平台,由江苏师范大学发起,是全国第一个地方性的教育哲学论坛。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高伟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网记者 禹瑞丽/摄

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蔡国春教授致辞 本网记者 禹瑞丽/摄

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石中英教授致辞 本网记者 禹瑞丽/摄

与会嘉宾合影 主办方供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