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大佬称华为CPU同频追平AMD 注水吹嘘玩文字游戏?

日前,华为发布了Hi1620,这款服务器CPU采用台积电7nm工艺,主频为2.5-3G,有32核、48核、64核三个版本。

对于Hi1620,很多媒体各种赞,各种打鸡血。不过,排除掉那些打鸡血的内容,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不多,PPT上对标Intel的展示算是为数不多有干货的内容。

根据PPT展示的数据,48核版SPECint性能堪比英特尔Xeon Platium 8180处理器,功耗则低了20%。

之后,一位网友告知:一位华为海思大佬表示,GCC编译器下,SPEC06定点成绩可以达到10.8/G。这位网友将Hi1620称为"ARM之光"。

然而,这个数据和PPT上48核版SPECint性能堪比英特尔Xeon Platium 8180处理器是存在一定矛盾的,海思大佬的说法和华为公开的PPT数据无法自圆其说。

根据PPT展示,48核版SPECint性能堪比英特尔Xeon Platium 8180处理器,也就是说在主频相当的情况下,华为用48核处理器战平了Intel的28核处理器,虽然比华芯通昇龙4800用48核战平Intel的24核处理器要强,但从堆了1.71倍的核心数,才在多核性能上打平Intel可以看出,Hi1620在单核性能上和Intel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然而,海思一位大佬却表示,GCC编译器下,SPEC06定点成绩可以达到10.8/G。虽然这位大佬没有说明具体测试环境,但联系当时语境和上下文,这个10.8/G显然指的是非常有含金量的10/G,而非各种开优化之后的注水10/G。

不过,这样一来,就让人很疑惑了。

GCC编译器下,10/G是什么概念呢?

把条件比较严格的情况下,不开很多优化选项,AMD的Zen基本就这个水平,一位网友曾经亲测,Zen只达到9+/G的水平,还不到10/G。测试条件大致为主频2.6G, gcc-6.2.0 编译选项用了 -march=native -Ofast ,其他完全默认。

如果Hi1620真的如海思大佬所言,能达到10/G,那么,单核性能至少是Zen一个水平的,那么,就不可能出现48核才能战平Intel 28核的情况。

这一点从AMD锐龙处理器的性能测试,以及商业市场上开始逐步侵蚀Intel的市场份额就可以看出来。

虽然农企翻身被网友调侃为幻觉,但在AMD推出锐龙后,从市场表现来看,是真的有翻身的迹象,有机构甚至分析AMD将侵蚀Intel 15%至20%的数据中心市场份额。

如果,Hi1620真的能够达到10/G,那绝对是AMD EPYC一个级别的产品,不可能出现48核才能战平Intel 28核的情况。

因此,"48核版SPECint性能堪比英特尔Xeon Platium 8180处理器"和"GCC编译器下,10/G"是存在矛盾的,两者不可能同时为真。

那么,只存在两个可能,一个是海思大佬所谓的10.8/G是在极端理想的情况测试下获得的,含金量有限,不代表其真实环境下的性能,客户在应用时要打一个折扣。

或者说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10/G为真,但多核扩展做的很差,根本不及格,导致性能打了很大一个折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