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渐趋规范,用户心里更踏实

曾几何时,网约车在快速蹿红的同时,也因安全问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日,越来越多网约车平台获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网约车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速。网约车平台的服务者有着怎样的未来?下面就让软咖科技的小编来告诉大家。

1“转正”后,心里更踏实

11月27日7时,48岁的网约车司机张河立吃过早饭,便打开手机上司机端的打车软件,不一会儿,就接到了订单。

在打车软件的主界面上显示有张河立的详细资料——接单955天,共接9423单……“跟一开始比,现在稍微轻松了点。”他说,现在每天接单累积8小时后,平台将会减少派单,直至停止派单。

2016年年初,张河立在朋友的介绍下,开着自己的大众轿车开始了网约车司机生涯。彼时,国内的网约车平台“补贴大战”刚刚结束,网约车司机“月入两三万,睡到自然醒”的生活已不复存在。“我算是比较后知后觉的,开始开网约车时多数司机的收入已经降了不少。”他说,最初,他只是兼职开网约车,收入不算稳定,后来他干脆辞了工作,专门开网约车。

当时,交通部门尚未出台相应管理政策,网约车仍处于“灰色地带”。张河立说,他经常担心被执法人员查处,“心里不踏实,精神压力也很大”。

2017年,《洛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试行办法》出台后,张河立很兴奋——他满足所有要求,只要考取从业资格证就能名正言顺地开网约车了。当年6月,他考取了从业资格证,并与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签订了合同,成为合法的网约车司机。

“现在每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重要的是心里踏实了,再也不怕执法人员查车了。”他说。

2个体司机压力较大

其实,张河立属于“较幸运”的网约车司机之一。根据规定,在我市开网约车需要具备洛阳户籍、洛阳牌照、驾驶员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车辆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4个条件缺一不可。而想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车辆还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一些只想兼职开网约车或不愿受约束的司机不愿改变车辆性质,仍旧“黑着”。

“现在,网约车平台基本只跟汽车租赁公司等合作,个体司机想要单独转为正规的全职司机几乎不可能。”市出租车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的网约车运营模式悄然发生着改变——司机与汽车租赁公司签订挂靠合同,租赁或购买符合条件的汽车后成为全职司机。预计未来随着网约车平台加速规范化,个体司机会越来越少。

即使是合规的网约车司机,其工作也面临不少的挑战。一位孙姓网约车司机表示,其与汽车租赁公司签订的挂靠合同并没有社保等内容,加上工作强度较大,导致其职业归属感不强,如果能有其他选择,他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不少网约车司机还表示缺少职业安全感。张河立说,他常会遇到乘客“无理取闹”的情况,例如随意取消订单、为抄近道要求司机违反交通规则等。网约车平台处理投诉时较为“偏袒”乘客,司机申诉则比较麻烦。

3“转正”还是“转行”

未来怎么办?“转正”还是“转行”?这是不少网约车司机面临的问题。

软咖科技网约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平台加强了与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合作,通过线上合规倾斜派单、合规流水冲单奖、一次性合规奖励和线下办证减免优惠等活动,加快司机的合规进程。这意味着,未来留给兼职或个体司机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想要以开网约车为职业的,尽快“转正”是更好的选择。

“网约车平台也要给予司机更好的保障。”市出租车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根据相关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与驾驶员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虽然这一规定是开放性的,但保护劳动者权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作为共享经济代表的网约车企业更应积极探索。这样既有利于企业发展,也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利,推动这一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