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教育金典奖入围学校展示】纬五路一小:循着生活的诗情 感受教育的真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树华 通讯员 侯晓红 张力伟

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建校于1954年,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将“求真”思想作为学校的教育哲学,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切实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先后荣获了“全国践行行知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河南省优秀党支部”“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德育先进集体”“河南省管理先进学校”“河南人民最满意学校的十佳学校”等荣誉。金莺合唱团、扇趣扇韵社团、武韵红扇社团等特色项目屡次获得省、市大赛一等奖。金莺合唱团曾赴美国、澳大利亚、拉脱维亚等地参加世界合唱节屡获殊荣,2017年获世界合唱节最高荣誉——金奖。

优美校园环境

求真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多年来,学校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将“求真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哲学。上世纪80年代,学校对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思考和行动。1999年,获得“全国践行行知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受到全国陶行知研究会的表彰。因此,学校逐渐形成了“求真文化”并且得以延续和发扬。在秉承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道路上,学校创新发展,对校园文化赋予更新的释义。

参加全国啦啦操比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真,即善、即美,真是善的根本,善是美的内涵。

纬五路第一小学的“求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育人模式。求真教育就是让每一个生命在追求真情和真理的过程中幸福成长的教育:求真教育是遵循成长规律的教育、是养真性求真知的教育、是以爱启真的教育、是返璞归真的教育、是培养纯真少年的教育。

学校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进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教育的原点在于引领孩子学做真人,拥有一个纯粹真实的人生;学校就是呵护求真欲望、形成求真品质、培养求真能力的沃野;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挖掘孩子的智慧潜能,是每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这既是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又是学校发展的教育信条。

舞韵红扇大课间操

思考升华为“求真教育”哲学,以“让教育回归本真,让生活美好幸福”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教育回归本真,主张让教育返回原点,真心真意办真教育,静心潜心育真人;让生活美好幸福,主张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应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获得终身成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拥有幸福的人生。学校把培养“阳光自信的纯真好少年”作为育人目标。“做求真教育、办本真学校、育纯真少年”。希望通过求真教育,让每一个纬五一学子都能够保留对真才实学的追求,对真情实感的向往,对真挚生活的感怀。

品质课程搭建成才之路

为了培养“阳光自信的纯真少年”,实现育人目标,学校把课程目标按照低中高年级进行分类和细化,包括“品性正直会做人,品格勤奋会做事,善于思考会学习,勇于实践会探究,身心健康敏于行,情趣雅致会审美”六大类18项具体目标。

创客教育

育人目标是通过课程目标达成的。2001年,该校课程实践迈出了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十几年来,始终以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致力于将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内容以课程的形式呈现。

该校领导认为,课程就是要让学生透过每一门学科,探寻到事物的真理所在,感触到真理绽放的绚烂光彩,体会到求真过程中的幸福与美好,掌握探寻真理的切实方法,让课程融入生活,让生活诗情画意,让学生循着成长的足迹,成为真实的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因此,学校将课程理念定义为:循着生活的诗情、感受生命的真谛。

——课程即生活的节奏。“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课程伴随着生活,应该像音乐般美好,课程就是生活的节奏。

——课程即心灵的寻访。课程要让学生实现“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眼睛、头脑、双手、嘴和他们的空间和时间。实现“六大解放”,才能让学生培养出创造力,不拘泥于一种学习形式,不呆板于一种教材,不局限于一个空间;实现“六大解放”,才能让学生培养出自主学习能力,真正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能自觉地阅读、自动地搜集,自觉地感受真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金莺合唱团获世界合唱节金奖

——课程即美妙的体验。每一项课程都是活动,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让这种真实感受成为成长的美妙体验。

——课程即生命的张力。课堂上举手发言的那一瞬间,试卷上写下姓名的那一时刻,当学生沉浸在课程中,生命的张力开始无形释放,这种力量,让人们无不感叹成长是如此具有力量。

学校梳理了课程体系,以“小脚丫”命名学生课程。脚踏实地,也是求真务实的体现,是真人的基本标准之一。小脚丫,象征着这种锲而不舍、认真踏实的形象,也象征着学校学生将秉承着这种意志品质,一步步感受学校课程的魅力,通过学习与实践,让小脚丫踏遍知识的阔野,留下成长的足迹。

“小脚丫课程”根据泰勒提出的课程内容组织的三个基本准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运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分类,分为自我与社会维度的“立德课程”、语言与交流维度的“漫语课程”、逻辑和数学维度的“踱思课程”、运动和健康维度的“行健课程”、艺术维度的“寻美课程”、科技创新维度的“探秘课程”。“小脚丫”象征着学生在课程生活中漫步、徜徉的形象,每一个课程名称都结合了“小脚丫”的脚步动作和课程分类,充满了灵动与智慧。

丰富多彩的小脚丫课程

目前,学校正在通过“行知课堂”“真智学科”“真味节日”“真趣社团”“真心活动”“真我赛事”六种形式,实现“小脚丫课程”的实施落地。“行知课堂”遵循着“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五实特征,回归本真,教师真诚沟通,对学生关爱而不压抑,善于使用教学策略,课堂生动有趣,师生之间能不时地产生思想的共鸣和共同的心理愉悦。学校还建立了“诗意语文课程群”“慧玩数学课程群”“E趣英语课程群”“乐活体育课程群”“悦韵音乐课程群”“真艺美育课程群”和“乐游科学课程群”七大课程群落,通过国家课程和拓展课程的双结合,见证并实现学校“循着生活的诗情、感受生命的真谛”的课程理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命脉,课程建设更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学校始终坚信,在求真教育的引领下,课程品质的提升将会再创学校发展的新高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