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南阳母亲河的特大桥长达18公里,卧龙欲乘高铁腾飞

龙腾南阳讯

卧龙躬耕地,高铁助腾飞。11月28日,郑万高铁南阳行采访团一行走进卧龙区,感受其独特的“卧龙元素”。

初冬清晨,烟雾笼罩下,一条高铁巨龙先后跨过312国道、高速公路、宁西铁路和白河河道,蜿蜒向前。郑万高铁卧龙区段,全长17.66公里,途经陆营镇、英庄镇的11个行政村。高铁铁路线从宛城区黄台岗镇过白河进入卧龙区,沿着G55二广高速东侧,经英庄镇东坡村进入新野县境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卧龙区高铁办负责人黄国强介绍道,郑万高铁卧龙段打桩、桥墩和箱梁架设等线下工程全部完工,无砟轨道道床施工也已完毕,静待铺轨。

俊美!

白河特大桥18公里,桥梁结构高度60米

古韵白河,千年流淌。2016年以来,一场深刻的交通变革,在白河这片水域中强势拉开——

2016年4月1日,中铁十七局郑万高铁三分部顺利入驻白河畔的卧龙区陆营镇平洛村;

当年11月,恰值河道枯水季,项目部争分夺秒,高铁跨白河特大桥开始打桩;

仅用了4个多月,2017年3月14日,河道内12个桥墩施工全部完成;

时移世易。如今,俊美的郑万高铁跨白河特大桥已经竣工——桥墩整齐地竖立,箱梁连成一体,一桥飞架南北,令人真切地感到南阳人“高铁梦”近在咫尺。桥下河水蜿蜒流淌,两岸红叶层林尽染,风吹草低,惊鹭翩翩,好一派田园风光。

“白河河道深,沙层厚,地质条件复杂,跨白河建设特大桥,实在不易!”回望架桥的辛酸历程,三分部总工程师李俊权感慨不已,“白河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桩基必须打深打牢,河道内桩基深达35米,桥梁结构高度高达60米;河水严重影响施工,项目部施工前先用钢板桩围堰挡水;还要注意不对白河造成污染,施工时精心设立了多道围挡。”

白河河道仅400余米,跨白河特大桥缘何长达18公里?李俊权解释道,为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郑万高铁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跨白河特大桥东至高铁卧龙站,西至平洛村,全长18公里。

环保!

610余榀箱梁“卧龙造”,质量可追溯

自三分部项目部,驱车向西南行驶约莫一刻钟,便来到英庄镇南屯村卧龙制梁场。

“2016年5月,项目部进场;3个月后,第一榀箱梁顺利制出。”卧龙制梁场生产经理符裕介绍说,制梁场共制出610余榀箱梁,供应郑万高铁卧龙区全段及宛城区、新野县部分路段。

每一榀箱梁上,都清楚地标注着梁号、浇筑日期、张拉日期、桥梁名称和桥跨等信息。符裕补充道,在高铁建设上,箱梁就像被架起的路基,其质量将决定列车能否保持高速平稳运行。制梁场为每榀箱梁喷涂“卧龙身份信息”,就是为了保障箱梁品质,保证工程质量的可追溯管理。

污染防治, 央企有责。制梁场为建设这条俊美高铁,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出了很多金点子。

建高铁,就是修一条钢筋水泥的铁道线。以往,清洗混凝土罐车的水、搅拌站残余的混凝土和多余的或不合格的混凝土,要么直接倒进废料池,要么作为废料铺筑工地便道,既浪费材料又污染环境。卧龙制梁场引进了废料回收机,确保分离出来的沙子、碎石以及清洗罐车的水可循环使用。

冬季的混凝土施工蒸汽养生锅炉也从原来的燃煤锅炉改为无煤锅炉,清洁燃料充分燃烧后仅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减少了烟尘和废气的排放,降低了施工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

如今,制梁场已圆满完成历史使命,占地全部复耕。

和谐!

地方政府干群密切配合,静待铺轨

“自三分部进场以来,不管是高压线路、通信线路迁改,还是施工征地拆迁,地方党委、政府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为高铁建设创造了优良的施工环境。”三分部经理唐昭慧深有感触地说。

卧龙工程建设进度如此之快,与地方政府的支持、干部群众的配合密不可分。黄国强插话道,卧龙区百姓为了国家工程,舍小家、顾大家,先后征地868亩。

在平洛村跨白河特大桥下,上十名工人正在抢砌排水沟。一名干练利落的女工告诉记者,“施工高峰期时,项目部有五六百工人同时干活;而如今,随着主体工程的完工,大部分人都走了,只剩下几十人在施工了——就只是做些扫尾工程,比如排水沟呀。这个月10日,四分部的项目部也要拆迁复耕,和三分部吃住在一起。”

预计本月,郑万高铁卧龙段将铺轨。届时将会有怎样的盛况?我们拭目以待。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赵怀成 贾林伟 胡楚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