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师:甘当扶贫路上的 “铺路石”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菊花

他叫秦麒麟,是石柱县委党校的一名讲师,他拥有管理学硕士学位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今年以来,他赴石柱县石家乡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充分应用专业知识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化解村民心结,调解百姓矛盾,热心为贫困户办实事……

加强政策宣传 做扶贫工作的“有心人”

今年1月18日,秦麒麟被派驻到石家乡九龙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7月31日按照统一部署,调整到该乡贫困村黄龙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秦麒麟的办公桌上堆放着《十九大精神十三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党课参考》《有话好好说》等多本书籍。每天下乡扶贫回来,都要看书学习,在为自己“充电”的同时,把相关知识应用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利用自己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优势,在驻村扶贫工作的日子,秦麒麟以扶贫夜校、院坝会为宣传阵地,分别将党的十九大精神、扶贫政策、扫黑除恶、环境整治、孝敬老人、文明礼仪、调整心态、换位思考等与农村百姓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宣传,或以进村入户走访的时机与村民进行深入交流。

居住在九龙村的朱某某曾经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户,秦麒麟多次走进她家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开导,通过“滴灌”法,有效化解了朱某某的对立情绪。

现年68岁的谭丹群老大妈是个贫困户,一人独居在黄龙村毛坪组。以前居住在楼上,每天上下楼梯不安全,秦麒麟建议老人将卧室搬到楼下,老人同意后,秦麒麟又抽出时间帮老人清理房间杂物,打扫卫生,又从家里带来报纸让老人贴在墙上,底楼的卧室整理出来后,老人欢欢喜喜搬到了楼下居住。“你考虑得很周到,是一个做扶贫工作的有心人……”虽是简简单单的赞许之语,却给秦麒麟的扶贫工作增添的强大的动力。

农产品变商品 做村民朋友的“知心人”

石家乡是全县的产粮大乡之一,有“高原粮仓”之美称,村民们每年种植有大面积的生态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秦麒麟以该乡紧邻黄水旅游景区的优势,见缝插针帮助贫困户和村民把农产品变成商品。

年过花甲的彭国财老人是九龙村九龙组的一个建卡贫困户,今年入春以来,彭国财夫妇与领养的女儿彭凤种植了两亩甜玉米,为帮助这个贫困家庭增加经济收入,在玉米成熟时,秦麒麟帮助彭凤在网上进行推销,很快销售一空。

今年7月,又是一年一度旅游旺季时,秦麒麟利用自己进村入户开展扶贫工作的机会,为彭国元、彭国财等贫困户一次性销售出土鸭蛋200多个和大米近100公斤。

“连路都没走一步就卖出去了鸡蛋和大米,秦老师把我们贫困户的事放在心上,就是我们的知心人。”彭国元老人的道谢声至今在耳畔回响。

九龙村种植的西瓜具有肉质沙嫩、皮薄汁多等特点,是该村因地制宜引进的特色产业。今年夏天西瓜成熟时,秦麒麟与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一起利用多种方法,帮助该村销售出西瓜15万斤,增加了村民收入。

抛洒扶贫真情 做帮扶户的“贴心人”

“秦老师,我妈妈病情又复发了,现在非常严重,不知道啷个办哟……”11月20日晚上7点半左右,秦麒麟正在黄龙村村委会办公室加班工作,黄龙村长岭组贫困户马兹兰老人的儿媳打来了电话。

“我马上过来……”接到电话后,因情况紧急,秦麒麟委托在办公室加班的另一位驻村工作队员代请假后,迫不及待开着车赶往8公里之外的马兹兰家。

秦麒麟是马兹兰的帮扶责任人,年近古稀的老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肺气肿等疾病。11月1日在病情发作时,秦麒麟用自己的车将老人送到了就近的黄水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刚回家静养了两日,没想到病情再次发作,束手无策中,马兹兰的家人短短时间内三次打电话给我寻求帮助。

走到马兹兰老人床前,看到老人气喘吁吁,身体极度虚弱,秦麒麟便给在中医院上班的家属打了个电话,托她联系相关科室,为老人做好入院治疗的准备工作,随后扶着老人坐进车里。

当晚8时许,冒着浓浓大雾,秦麒麟开车小心翼翼往县城驶来。顺利达到中医院后,秦麒麟搀扶着马兹兰老人直接住进了早已安排好的病床。

“秦老师,非常感谢你,你又帮了我们一个大忙,要不是你热心帮助,今晚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看到母亲快速入住病房并输上了液,马兹兰的儿子和女儿一脸焦急的神情方舒展开来,情不自禁对秦麒麟说道。

秦麒麟说,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道路上,他甘当一块 “铺路石”,真情付出、默默奉献。(石柱台 刘菊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