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食的扬州人,安全餐饮、健康餐饮、文明餐饮,一个都不能少!

权威信息发布,科学知识普及,来看《食品药品安全每周质量报告》。“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吃这方面是特别讲究的,但是在餐桌上,有些不好的习惯常常会被忽视。今年以来,扬州市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全方位、多层次地构建“安全、健康、文明”的餐饮新业态、倡导健康饮食、文明用餐。已经临近年终了,这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对于市民生活又哪些影响呢?来了解一下。

中型以上餐饮单位安装视频式厨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市食药监局食品餐饮监管处季松表示,安全餐饮就是所有的餐饮服务单位要在依法诚信经营的基础上,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这是前提,也是餐饮行业的底线。为了确保市民饮食安全,市食药监部门向餐饮企业明确了四条标准:依法诚信经营、制度健全、公开透明、倡导餐饮单位试点食品安全责任险等特色项。

如此详实、透明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确实能够打消消费者的顾虑。顾客们表示,能够让他们看见厨房这边的操作情况,给人一种干净、卫生、放心安全的感觉。

健康成为餐饮重点目标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健康就应该成为餐饮的重点目标之一了。食药监部门倡导的是“三减三健”健康饮食方式。所谓“三减三健”,是指“减油、减盐、减糖”以及“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

在食品安全示范街区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顾客在食品安全宣传站会看到一些视频宣传,包括资料的宣传,还有一些互动体验的设施设备。比如设置有测试患慢性病风险的计算盘,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分数越高,说明患慢性病风险的指数越大,设置了一个体重秤,顾客可以自主的进入小屋里面来测体重。

“公筷行动”有效减少交叉感染

在我国说到吃饭自然离不开筷子,然而,有人习惯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这样表现热情的方式却总让人感觉有些隐忧。不少市民觉得有点不太卫生,如果谁有传染性疾病的话,就很容易感染别人。

苏北医院营养管理科周行介绍,最致命的一个传染性疾病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是将来导致胃部肿瘤的一个非常明确的高危因素。它最直接的传播途径就是中国人的不良的饮食习惯,用自己的筷子把蔡互相夹来夹去。

《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中提倡:就餐时“长者先动筷、夹菜用公筷”。为了打造“安全、健康、文明”三位一体的餐饮新业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文明办在全市的餐饮单位开展了“公筷行动”。

扬州市食药监局食品药品安全总监洪昊表示,通过公筷行动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减少餐具之间互相的交叉感染。

餐饮单位工作人员表示,食药监部门为每个商户都配发了公筷和公勺,他们也积极的去响应,在每个桌上和每个包厢都进行了摆放,也对员工进行了培训。员工为客人服务的时候,也会建议客人去使用公筷和公勺。就餐的顾客们说,所谓病从口入,如果使用公筷的话,生病的概率就会下降一点。

纵深推进“三位一体”餐饮新业态

食药监部门介绍,“三位一体”的餐饮新业态建设,首先在20条食品安全街区和200家餐饮单位进行了推广试点,然后再向街道社会餐饮纵深推进。

市食药监局食品餐饮监管处季松表示,他们工作突出的“面”是面的覆盖,就是向农村集体聚餐进行覆盖,召开了全市农村集体聚餐推进会议,把“三位一体”建设向全市农村地区进行推广。

农村集体聚餐“公筷行动”以“三挂”“三摆”“三有”为主要内容。“三挂”是指在农村集体聚餐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一组食品安全宣传海报、一份“公筷行动”倡议书和一张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卡;“三摆”是指在桌上摆放公筷、公勺、合理膳食知识卡和文明用餐提示卡;“三有”则指的是确保农村集体聚餐活动有技能培训、有现场指导、有考核机制。

目前扬州的餐饮业态:安全餐饮、健康餐饮、文明餐饮,在扬州市已初步落地生根,在这个基础上,下一步还将进行持续推广。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王燕、肖溢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