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风雨无阻扶贫路

去年5月1日,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第六技工学校精准扶贫帮扶巩营乡西街村。回顾一年多风雨无阻的扶贫路,有三次点点滴滴的扶贫故事让我难以忘怀。

初次入户

2017年5月5日,第一次走访帮扶分包的三个贫困户。首先去了巩言秒家,老两口已经80多岁了,住着低矮的土屋,屋里摆设杂乱,心里一阵酸楚,情不自禁拿出一百元给了老两口,并嘱咐随行的村干部,要抓紧进行危房改造,让老两口搬进安全的房子。第二户是张献省家,两口子近60岁,因患大病致贫,我立即向县就业办、人社所电话联系帮助办理慢性病和公益岗。第三户是巩军如家,全家共5口人,孩子患大病致贫,看着孩子消瘦的面孔,拿出200元给了他,并联系办理公益岗帮助就业。通过入户感觉心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雨中排查

2017年7月4日,一场暴雨席卷清丰大地,雨越下越大,连续下了四个多小时,我对帮扶村贫困户住房安危非常担心,就和办公室同志冒雨驱车开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傍晚时分到了巩营西街村,便立即逐户走访排查危房户,由于雨下的大,胡同里全是积水,就脱鞋淌水入户,给贫困户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马玉真贫困户激动的说:“下这么大,天又黑了,你们还操心着我们这些贫困户。”我说:“大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请您尽快搬到改造好的房子里住,您这房子这么低还漏雨是有危险的。”安排完住房有危险的贫困户,回到清丰已是夜半时分,在笔记本上写了《傍晚雨中入户》诗一首:

帮扶入户细查询,

群众冷暖常挂心。

狂风暴雨虐大地,

难挡真情去扶贫。

两袋花生

2018年9月23日下班回家,看到家门口放着两袋花生。一问驻村第一书记马红超才知道,是我帮扶的两个贫困户巩军如、张献省为感谢一年来为办理公益岗等一些好事实事,心里感激不尽,自己种的花生托人带来两袋让我尝尝。多么善良纯朴的群众啊!第二天扶贫日下村时,我叫村干部把两袋花生送回去。村主任张占民说:“你们技工学校帮扶西街村一年多来,给村打了井,刷了街、盖了厨房、搞技能培训等做了11件实事,你给分包贫困户协调解决了公益岗每月1420元,他们从内心感激,自己种的花生让你尝尝这没什么啊。”我说:“怎么能要贫困户的东西呢,心意领了,帮扶群众使其脱贫是我工作的职责。”

两袋花生是帮扶群众见实效的一个缩影,一年来作为局党组成员和校长,不论工作多忙,每到周六扶贫日都带领帮扶人员入村入户。扶贫是第一政治任务,只有心里装着贫困户,真帮实扶,带着感情去扶贫,才能帮扶群众脱贫致富。一年多的扶贫路,让人生多了一些回忆,我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让帮扶群众早日脱贫。

——清丰县人社局党组成员

濮阳市第六技工学校校长

任献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