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二号首长”, 曾用皮带伺候任正非长子, 没有他华为走不远

说起华为,无数国人都会感到自豪。作为中国高科技公司的一面旗帜,从1987年创业至今的30多个年头,华为从一个小小的交换机代理商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从国内手机行业的门户汉,到稳坐国产手机品牌头把交椅的一哥,到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华为以手机之名转型到破局登顶,历时不到20年。

华为能够拥有如此大的成就,固然与任正非高瞻远瞩的商业思维和领导能力密不可分,但也离不开另一个人对华为的贡献,没有他,“技术的华为”是不可能形成的,他就是被称为华为“二号首长”的郑宝用。

提起郑宝用,大多数人可能比较陌生。而且,大部分人只熟悉孟晚舟、余承东、李一男等人,不过郑宝用在华为发展壮大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任正非曾在一次会议中指着郑宝用说:“郑宝用,一个人能顶10000个”,由此可见郑宝用在华为的地位。

郑宝用1964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比任正非小20岁。郑宝用从小就天资聪颖, 1984年,年仅20岁的他便从华中理工大学光学系本科毕业。1987年,郑宝用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不过博士都没毕业,就被自己的老朋友郭平劝说加入了华为。

彼时的华为,还是一个成立不到两年的小公司,技术极度缺乏。对于郑宝用的到来,任正非欣喜若狂,随即任命其为华为总工程师。郑宝用也不负所托,带着几个人日夜攻关,终于开发出华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交换机—HJD48小型模拟空分式用户交换机。1992年,这款交换机投入市场后引发强烈反响,而郑宝用也逐渐成为华为的核心技术骨干。随后华为开始规范企业管理,采用工号制度。创始人任正非自然是1号员工,而郑宝用就是2号,这也是其“二号首长”的由来。

俗话说的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992年,一位天才少年加入华为,他就是后来被誉为任正非接班人的李一男。李一男比郑宝用只小6岁,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算是郑宝用的学弟。1993年,由郑宝用牵头负责研发的JK1000空分式端局交换机虽然顺利研制成功,但其市场反响平平。当时,任正非决定拍板,让刚刚毕业一年的李一男直接负责C&C08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任务。而李一男也不辱使命,几经波折,顺利将产品研发成功,而C&C08交换机也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此举也间接奠定了李一男在华为的地位,从此,李一男扶摇直上,在1996年被任命为华为的研发常务副总裁。

与此同时,郑宝用则逐渐脱离一线研发,负责华为未来3-5年的产品规划的战略规划办主任。在1998年—2001年期间,他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将华为电气业务成功出售给艾默生,从而帮助华为顺利度过危机;此后,郑宝用又相继负责非电信运营市场,帮助华为建立了相应的分销渠道。

由于工作强度过大,郑宝用在2002年被诊断得了脑癌。随后其远赴美国治疗,经过一年的康复治疗,郑宝用奇迹般战胜了脑癌。不过此时的郑宝用,精力大不如从前,因此,任正非安排他负责华为的“蓝军”部门。“蓝军”,顾名思义,类似于军事演习中的竞争对手,主要通过模拟和研究竞争对手,来帮助自身成长和发展壮大。而郑宝用负责的“蓝军”部门在华为整体的战略制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郑宝用在2008年阻止了华为出售其终端业务。彼时,华为已经和贝恩基金谈妥,准备出售其终端业务。不过,郑宝用的“蓝军”部门却拿出了分析报告,指出未来的电信行业将是端—管—云三位一体,终端将决定消费者的终极需求,而这也是华为的未来所在。也正因为此,任正非才决定终止出售华为终端。回到如今,华为终端消费者业务发展得风生水起。要是当初没有郑宝用,不知道此时的华为又将作何打算?

2008年以后,郑宝用逐渐淡出华为,彼时,很多人认为是郑宝用“功高震主”,从而漠视任正非的地位。不过,毒舌君却不这么认为。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创业时代的英雄或许不会永远符合华为的未来发展需求,郑宝用淡出华为可以看作是华为在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不过,峰回路转,郑宝用在2013年又悄然回到华为。彼时,华为超越爱立信的目标还没有实现,而且终端业务的发展远未达到预期。此刻更需要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将才来冲锋陷阵,除了郑宝用,又有谁更适合挑起这则重任呢?另外,郑宝用也是任正非长子任平的老师,有了郑宝用,也能够辅助任平和孟晚舟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据说,任平小时候任性调皮,而郑宝用本身脾气又火爆,面对经常闯祸的任平,郑宝用有时候没办法了只能用皮鞭“伺候”。

结语

郑宝用作为华为的“二号首长”,可以说,没有他,华为在当初是走不远的!期待他继续为华为作出更大的贡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