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拦路扇老师:两种“暴力”要不得

20年前让老师看不起被欺负,20年后再打回去?33岁男子常某就是这么干的。近日,一则题为“毕业后,他用耳光报答当年的老师”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及所配字幕显示,事发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毕业于栾川县实验中学的男子常某,将车停在路边,待当年的老师骑电动车经过时将其拦住,自己一边扇老师嘴巴一边骂——“你还记不记得我?以前咋削我你还记得不记得?知道不知道?过去十几年了!”(12月19日澎湃新闻)

针对此事,目前当地派出所已经介入。而疑似打人男子常某在网上“解释”殴打老师的原因。常某称其今年33岁,打老师时既没喝酒也没失去理智,只因20年前13岁在中学读书时,因家里没钱没权,被该老师任意欺负践踏尊严……对他的心灵造成了一辈子的伤害。

常某的说法是否属实,还需要警方的进一步调查。即便老师当年对之的暴力,为其留下了心理阴影,这起在街头公然上演的“20年后用耳光报答老师”的暴力戏码,丝毫也不应该被同情。

诚然,20年前,老师殴打学生当然不应该。但这并不等于说20年后学生用耳光报答老师就因此有了正义。道理很简单,一方面,暴力伤人已经涉嫌违法;另一方面,如果要忆往昔,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找到一位在学生时代给自己留下“阴影”的老师,如果都遵循这样的报复循环,岂不是每位老师都可能遭遇人身危险?所以,在此事上,首先要警惕因为反对老师教育学生,就为这种报复行为赋予正当性。

时间退回到20年前,那时候的体罚乃至暴力教育,的确较现在更普遍。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种学生时代的“阴影”,会随着时间和自己身心的成熟而逐渐淡去,即便对老师有意见,也很难上升到必须要“用耳光报答”的地步。一定程度上说,常某若的确遭遇“暴力教育”,至今仍未走出当年的阴影,这是应该被同情的,但是将这种阴影的化解,诉诸暴力报复老师,却不应该被同情。这种发泄,说到底仍是自身不够成熟和理性的一种表现。

当然,无论常某是否遭遇“暴力教育”,此事也应该让人窥见“暴力教育”的伤害性。很多时候,我们或许认为偶尔暴力或说体罚一下学生,无可厚非。但由此事来看,暴力教育对于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它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些人一生都难以挥去的阴影。这种伤害性,以及事后的补救,不应该被低估与忽视。意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理性看待教育当中的体罚“尺度”,仍有现实价值。所以,对于此事,既不能因为反对老师暴力教育学生,就为报复喝彩,也不能因为反对暴力报复老师,就忽视暴力教育背后的问题。

(燕赵都市报 朱昌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