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27项措施全面落实整改 持续推进社会共建接受公众监督

12月18日晚间,《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滴滴方面了解到,在收到11月28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检查组关于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有关通报后,对照整改要求,滴滴宣布将从加强顺风车管理等7个方面27项措施来落实整改。

据滴滴方面介绍,这7个方面具体为加强顺风车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依法合规、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落实社会稳定和综合治理主体责任、加强公共安全问题治理、提升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以今年的两起顺风车恶性事件为例,自8月27日下线后,滴滴方面表示,在完成隐患整改前将继续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并去除社交功能,禁止合乘双方自主编辑内容评价对方,评价行程满意程度仅与出行行为相关,不向第三方展示,依法保护用户隐私。

此外,对于快车、优享专车等业务,滴滴方面表示,将持续并加快清退平台上不符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司机和车辆,强化派单合规性引导,逐步减少对不合规人员和车辆派单,直至停止。同时,按主管部门要求将所有开展业务的城市网约车运营数据与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对接,后续将按规定持续传送,并保证传输数据质量。

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滴滴已在APP内上线一键报警和行程分享等功能。对此,滴滴方面称,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加强车辆动态风险预警,发现路线偏移、异常停留、频繁取消等异常情况及时介入干预;持续开发和优化各项安全保护功能,通过已上线的一键报警、紧急联系人、行程分享、录音录像等安全功能和安全须知,对乘客进行安全乘车宣传提示,如建议未成年人由监护人陪同乘车,建议女性用户夜间乘车将行程分享给亲友、设置紧急联系人、落座后排系好安全带等等。

据悉,滴滴此前已在全国范围内面向乘客、司机和各领域专家召开了124场意见征求会,截至12月10日,通过线上意见征集共收到137381份批评和建议。11月2日,滴滴上线公众评议会,对“醉酒乘客是否可以独乘”“网约车内是私人空间还是公共环境”等话题进行讨论,为优化产品提供参考,参与讨论和投票的用户超过110万人次。

“两起顺风车恶性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暴露出我们存在诸多问题。”滴滴方面表示,“滴滴在全国各地区的合规工作进展将持续向公众公布,真诚盼望千百万网约车司机能够合法合规运营,为用户安全便捷出行贡献力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