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行上海”走进七宝:名家化身导游带你“穿越”千年古镇

图说:年逾七旬的吴颐人坐在轮椅上为大家导览 主办方供图

日前,“艺行上海·文化七宝”活动在古镇七宝举行,著名书画家吴颐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冯念康、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杨耀扬等闵行当地艺术家化身“文艺导游”,带领四十余位市民一同“穿越”千年,重游不一样的七宝古镇。

进入七宝老街,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牌楼。这座牌楼见证着七宝老街悠久的人文历史。站在牌楼前,闵行区文联秘书长瞿祎娓娓道来“七宝”的由来。牌楼的正面匾额“七宝老街”四字,是新当选的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丁申阳的题字。“七宝老街”下面的对联“飞纱十里接蒲溪,市声百年唱金鸡”由书法家戴小京所写。古时的蒲溪指的就是七宝,上联是讲明清时代七宝的纺织业非常发达,从而成为一时巨镇,下联展现了当时这里居民富庶、商贾云集、文瑞辈出,一派繁荣富裕的景象。随后,出生在七宝的书法家杨耀扬为大家介绍起碑廊的古诗与书法艺术。从碑廊中不同朝代的诗词追溯,在元、明、清三代,七宝就已经是个艺文荟萃的游览胜地。

图说:在冯念康艺术工作室内与画家冯念康、书法家杨耀扬合影留念主办方供图

老街上的“吴颐人艺术世界”展出了吴颐人先生的书画、篆刻、汉画、陶艺、瓷器等作品约120件。吴颐人潜心研究书画印六十余年,曾多次在国内国际举办个人艺术展,出版著作近三十余种。为了这次活动,年逾七旬的他身体抱恙也要赶到现场,坐在轮椅上与大家分享创作心得。吴老先生幽默风趣,兴趣广泛,还会写词谱曲,是一个艺术全才。他笑着说,诸多的爱好让他的人生十分充实。他自称“醉汉”,曾有人因此送他酒喝,他收到后便大笑:“我这个‘醉汉’指的是醉心于汉画、汉简的研究。”

在“蟋蟀草堂”曲径通幽处的冯念康艺术工作室,展示着冯念康众多不同种类的艺术创作。冯念康不仅是美术家,还是摄影家,他用画笔、用镜头记录家乡的景、家乡的情。在工作室内,他和杨耀扬一同现场挥毫,让参观者们零距离地欣赏书画的魅力。

图说:书法家杨耀扬介绍古镇碑廊主办方供图

除了七宝古镇牌楼、碑廊、吴颐人艺术世界蟋蟀草堂内的冯念康艺术工作室外,“艺行上海·文化七宝”一行还参观了张充仁纪念馆、上海宝龙美术馆等,既感受传统文化精髓,又了解了现当代艺术的发展。

上海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为了发掘、探寻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记忆,今年7月,首场以“红色七一”为主线的“艺行上海”活动拉开了序幕。8月,第二场活动以“寻根云间”为主题,在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留下了“艺行”的足迹。上海书展期间,第三场“艺行”与小读者们一道,开展了一场趣味盎然的书香之旅。此次第四场“艺行上海·文化七宝”活动,让市民在艺术家的带领下,探访了不同寻常的古镇七宝。“艺行上海”系列活动还将继续进行,将每一次行走,都变成一趟文艺之旅。(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