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子要吞壳,外国人这都是些什么神仙操作?

中国春节期间每天会消耗30万吨瓜子;西班牙在每年的西甲联赛中,消耗的瓜子高达几千吨,喜爱程度也不容小觑。

但与中国人不同,许多外国人喜欢带着壳嚼瓜子,一把一把地放在嘴里,咸咸的外壳混着果仁香,嚼起来不知道会不会扎嘴。

所以海外版的Cha Cha牌香瓜子就很贴心,包装附上了吃瓜子的傻瓜教程。

世界上吃掉最多葵花籽的国家,除了中国,还有美国和西班牙,但瓜子在每个国家其实扮演的是不同的角色。

中国:用瓜子打造的社交王国

从老外的视角看来,中国人嗑瓜子的动作顺手拈来,像个天经地义的雅痞。丰子恺在《吃瓜子》的杂谈中就描写过嗑瓜子的嘴上功夫。

一粒瓜子塞进了口里,只消“格”地一咬,“呸”地一吐,早已把所有的壳吐出,而在那里嚼食瓜子的肉了。那嘴巴真像一具精巧灵敏的机器,不绝地塞进瓜子去,不绝地“格”,“呸”,“格”,“呸”,……全不费力,可以永无罢休。

在中国,嗑瓜子必须要伴随瞎聊天,不然嗑出来的瓜子仁都没有灵魂。只要手上有瓜子,两人之间的距离能迅速被拉进。关于这点,丰子恺先生感受最深。

记得从前我在赴横滨的轮船中,与一个日本人同舱。偶检行箧,发见亲友所赠的一罐瓜子。旅途寂寥,我就打开来和日本人共吃。这是他平生没有吃过的东西,他觉得非常珍奇。在这时候,我便老实不客气地装出内行的模样,把吃法教导他,并且示范地吃给他看。托祖国的福,这示范没有失败。但看那日本人的练习,真是可怜得很!他如法将瓜子塞进口中,“格”地一咬,然而咬时不得其法,将唾液把瓜子的外壳全部浸湿,拿在手里剥的时候,滑来滑去,无从下手,终于滑落在地上,无处寻找了。他空咽一口唾液,再选一粒来咬。这回他剥时非常小心,把咬碎了的瓜子陈列在舱中的食桌上,俯伏了头,细细地剥,好像修理钟表的样子。约莫一二分钟之后,好容易剥得了些瓜仁的碎片,郑重地塞进口里去吃。我问他滋味如何,他点点头连称umai,umai!(好吃,好吃!)我不禁笑了出来。

吃瓜子让人思维放松,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手上什么时候又捏了一把。如果能让人从裤兜里掏出一把瓜子,匀一半在你摊开的手上,那你们俩的关系堪比战争年代的革命友谊。

瓜子在搭讪方面也功不可没,如果她不经世事,就送她一把五香瓜子;如果她阅尽繁华,就送她一轮饱满的向日葵。

美国:调料包不好吃吗?为什么要吃瓜子仁

美国的瓜子致力于研发千奇百怪的口味,以BIGS、David为首的美国老牌瓜子大厂就常常推出莳萝泡菜味(类似腌青瓜)、口感复杂的墨西哥卷味、满足肉食动物的芝士培根味,大大满足了美帝人民吃瓜子不吐瓜子壳,吃调料多于吃瓜子肉的情感需要。

嗑瓜子和美国的国民运动棒球可谓难离难舍。最早,无所事事的替补席队员们习惯吃烟草侃大山,嚼完了一吐完事,过了口瘾,还为草地补充了天然肥料。后来,替补席地面换成了水泥,一坨坨嚼过的烟草就变得有碍观瞻了,于是人们把口欲寄托在清扫更方便的瓜子。

所以说美国人吃瓜子图的就是“爽”,简单、快速、干脆,吃瓜子不吐瓜子壳,用在美国人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西班牙:瓜子在人在

西班牙人嗑瓜子的舌上功夫,和中国人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尤其在比赛中,瓜子的存在感无人能比。观众吃,替补吃,甚至连场上的球员也在吃;晴天吃,阴天吃,大雨滂沱也要坚持吃。有西班牙人在的地方,就有瓜子。

西班牙球迷和土耳其人一样,吃完爱把瓜子壳随地扔。曾有调查显示,仅在一个赛季中,西甲和西乙的球场上就消耗了2950吨瓜子,其中在皇马主场伯纳乌卖掉的就足足有273吨。我想球场清洁工们的内心大概是崩溃的。

吃瓜子的乐趣谁吃谁知道,又甜又咸的味道在舌尖蔓开别提有多惬意。别说了,先去买包瓜子再接着看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