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个人信息可能被盗 网上要价1万条800元能查14项隐私信息

你的个人信息可能被盗了 网上要价1万条800元还能查14项隐私信息

一个月前,成都市民徐女士因工作需要向客户发送了近两百条短信。一个月后,某“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通知她因涉嫌发送大量不实信息,需要罚款解决。网络灰色地带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易的?12月2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市民遭遇“精准”诈骗电话 发多少信息都知道

提起当时的遭遇,徐女士现在都后怕。一个月前,她因工作原因向客户发送了近两百条短信,近期便收到某“通信管理局”打来的电话。“是个女声,一开口就叫我的名字,说我涉嫌发送大量不实短信,被群众举报为诈骗犯,由于没有及时回应此前发出的警告短信,需要罚款解决。”

记者调查个人信息网上售卖 800元可买1万条

徐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大量网友反映,“精准投放”的诈骗电话让人防不胜防。这些个人信息到底是怎么交易,又是如何被“精准”获取的?记者进行了调查。通过搜索,大量藏于网络的个人信息交易账号出现,并提示先添加QQ账号,再进入指定链接详细咨询。任意选取某账号进行咨询,卖家告诉记者,先告知所需信息地区,再按人群划分号码种类,比如车主、业主、保单、保健品会员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保健品会员的号码1万条800元。”他说,更精准的需求价格也更贵,比如定向提供近期发送过大量短信的客户号码,一条需付0.2元。“精准率在80%以上,一条不精准、不通、空号,你都记下,包补。”该卖家说,可用微信支付,他们通过邮箱发送数据,“全程保密,不会暴露买家信息。”

声称只需手机号码 即可查14项隐私

买卖信息到底详细到哪一步?该卖家声称,提供一个手机号码,就可查到各类个人信息。“身份证信息、居住信息、名下财产、名下手机号码、工作信息、家庭成员及联系方式、个人征信、开房记录、通话记录、出行记录、微信聊天记录、手机定位、快递外卖收件地址、银行卡流水,需要哪些?”他说,跟一般号码交易不同,这种点对点查询按天计费,400元一天,不限次数。当记者试图询问其信息来源时,卖家拒绝了:“信不过不做就行了,(我们)不保留任何操作记录。”

律师说法倒卖信息情节严重者将被处以刑罚

私自倒卖公民信息是否已经涉嫌犯罪?对此,北京安博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亮认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相关规定,此类行为已经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他说,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旦公民发现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可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控告。”王亮说,接到举报、控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被侵权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