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新生代的“马路情怀”

担复兴大任 做时代新人

人物名片:

赵春茂,1982年出生于太原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家庭。退伍后他毅然成为一名环卫工人。而今,作为市容环境卫生机械清洁队车队队长,每逢重大活动,他都带领大家驾驶环卫车辆奔波在城市清洁的第一线。作为一名基层的环卫工作者,他天天提醒自己,环卫工人打扫的不仅仅是街道,更是一个被称为城市的家园。在太原环卫战线上工作的13个年头里,他一直在践行着对环卫工这份职业的尊敬。

米国伟 摄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与我们素昧平生,但却一直在我们身边,默默地为这座城市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只是我们不曾留意到。汗水就是他们最好的妆容,他们成为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赵春茂便是他们中的一员。这名地地道道的太原人,典型的80后,已在太原环卫战线上坚守了13个年头。

-环卫世家

赵春茂是太原市市容环卫机械清洁队车队队长。自2005年成为一名普通环卫工起,他便与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没有上冻,每天他要驾驶喷雾降尘车,持续洒水抑尘,确保路面湿润。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一个上午班4个半小时,喷雾降尘车的行驶里程便是110公里。府东街、府西街、漪汾街、新建路、平阳路、南内环街、亲贤街……在这些城市主干道上,都留下了他的汗水。

夏天的酷热,冬天的风霜,对他都是很大的考验。“起初太原市喷雾降尘车这类专业车辆很少,车上没有空调,还走风漏气……虽然自己是个年轻小伙子,有时感觉也扛不住。”赵春茂说。

但赵春茂还是喜欢开车。这源自他父亲的言传身教。“父亲长期修理环卫车,不大的修理车间,他一钻进去就是一天。”赵春茂介绍,“母亲从事生活废弃物处理工作。”从小的耳濡目染,使赵春茂退伍之后毅然加入了清洁城市的大军。在他看来,这份职业与交警、教师等工作,没有什么高低之别。“累是累了些,有时可能会汗流浃背,权当健身了。”

当好一名环卫驾驶员,最重要的是坚守——既要有具体岗位上的坚守,也要有内心的坚守。

一般人很难体会到他们的苦。赵春茂清楚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恰好赶上长风文化商务区的建设。当时,有一处管道需要打压。他的职责,便是往管道中注水。“熬夜是常事,累了就在车里眯一会儿。”赵春茂说。但蚊子却让他连这个简单的愿望也难以实现:胳膊上奇痒难耐,随手一撸,都能撸死几只蚊子。赵春茂只知道水边蚊子多,但开着车灯、摇下车窗透着凉风的车内,蚊子之多,还是出乎他的意料:“就看到车顶密密麻麻都是蚊子。”

环卫驾驶员招工难,流动性大。有些拉土方的老板也抛出了薪金上的诱惑:“跟我干吧,来了工资立马翻倍。”赵春茂却不接茬。在他眼里,要不不干,要干就要干好,环卫战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任劳任怨,为城市的“美容”尽心、尽力、尽责,一座城市的美丽,离不开环卫工人的汗水浇灌。

-与城市共成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工清洁城市既费时费力,也难以保证环卫的标准。而且,随着城市车辆的日益增多,对清洁工人人身安全的威胁不断增大。保障环卫工人的工作安全,从根本上说,便是逐步实现保洁手段的机械化、专业化、快速化。随着太原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各城区大力采购环卫作业车辆并陆续投入使用,基层环卫力量快速得以补充,市市容环卫机械清洁队的“战线”也逐步收缩——车队作业范围收缩为滨河东西路、长风文化商务区以及省体育中心周边等区域。

赵春茂和同事们驾驶的车辆,也在改头换面:喷雾降尘车、高压喷水车、便道清洗车、移动公厕、垃圾压缩车、洒布车、融冰车、破冰车、吹雪车……有着这些“大块头”的帮忙,太原城市的洁净度也在逐步提升。而看着太原各式道路保洁作业车一辆接着一辆驶过,身着整洁工作服的环卫保洁人员活跃在大街小巷,赵春茂对这份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社会各界对城市保洁越来越重视,当然我们的保洁任务在加重,城市保洁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恰恰是这个时代不断前行的缩影。”赵春茂说。

而且,车上不仅有了空调,而且还加装了GPS定位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控——环卫作业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漏油、断油、断电、超速、超工作范围等紧急状况,系统自动提醒报警,既保障了司机的驾驶安全,又有效减免了车辆管理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有效保证了环卫作业车辆安全运行。

-随时待命

采访赵春茂近2个小时,他没有喝一口水——这是长期从事车辆驾驶工作养成的职业习惯。无论喷雾降尘、道路机扫,还是垃圾清运、冬季融雪,对赵春茂而言,工作从不分昼夜,更没有休息日。去年11月,因工作能力突出,他被调任市市容环卫机械清洁队车队队长,比以前更忙了——手机要24小时开机,遇到突发事故或应急任务,他要随时到达现场,更不用说他每天检查环卫作业质量。

作为全市环卫应急保障单位,一旦我市有重大活动,市容环卫机械清洁队都要承担环卫保障任务。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召开前后,为了确保场馆外街道整洁,他和工人们不辞辛苦,战高温,斗酷暑,对场馆周边道路全部进行了清洗保洁,把所有路段的绿化带、隔离护栏进行了清洗,对废弃物品集中清运。

连续作战、能打硬仗,是市环卫局领导给赵春茂的评价;“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这是同事们给他的评价。大家都记得,2009年,太原遭遇数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雪,路面积雪严重。为提高工作效率、防止道路结冰,融雪剂由一辆辆装载机往融雪车里装。“融雪剂实际上就是工业盐和石灰的混合物,要一袋袋划开直接往装载机里倒。即使采取防护措施,几分钟后,嘴里都是咸的,可赵春茂愣是扛了一下午。”有同事回忆道。

-守卫蓝天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卫工作也在向精细化管理加速转型。今年4月22日开始,配合新兰路道路改扩建工程,为减少拆迁扬尘污染,市容环卫机械清洁队每天要洒水抑尘。“周边一带每天要洒水超过120吨。”赵春茂说,“记得当时要拆除一个水泥厂的粉磨装置,当天洒水超过了200吨。”至7月18日,赵春茂与同事们每天中午就吃点盒饭或者方便面,晚上回到单位都超过20时,他们将所有委屈和辛苦化作动力,净化着这座城市的蓝天。周边的居民给他们竖起大拇指,说城市因为他们的付出而变得温馨、洁净,因他们的付出而备感城市的亲切。

赵春茂说,为了守护“太原蓝”,很多环卫车辆也用上了天然气,纯电动大型环卫湿扫车也已投入使用,每辆每年可减少80吨二氧化碳排放,作业时噪音也要比燃油作业车降低10分贝。

-“见不得脏乱”

赵春茂见不得脏乱。即使今年做好新兰路道路改扩建工程配合工作期间,他看到单位花圃环境问题突出,便动了大扫除的念头。他与同事们把杂草铲除,把长期无人清理的垃圾以及常年闲置的机械设备运走。由于车辆通行证的问题,清运工作只能在深夜进行,为此他与11个工人愣是两个夜间没有合眼。每每提及此事,赵春茂总是说:“干一行爱一行,总想把事情做好,我不想这种事情在我眼皮底下溜走。”

作为一个基层环卫工作者,他天天提醒自己,环卫工人打扫的不仅仅是街道,更是一个城市家园。他喜欢这样一句话:脏活累活你不做别人也不做,大家都不做,那这座城市怎么办?这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内容的一角,这是很多人看不到的生活,也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条条看似平常的马路,却承载了一名80后环卫新生代的梦想。这,是属于赵春茂的“马路情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