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人惊艳群众大舞台

如今,原来的群众戏院几经变迁,虽然已改名为“鲤城区文化馆”,却依然不改其群众舞台、服务群众的草根色彩。作为老百姓自己的舞台,尤其是近期每周三在这里上演的“古韵鲤城·公益文化分享会”,多位热爱泉州的草根文化人士纷纷登台分享畅谈,引发了市民朋友的热情追捧,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中山南路的鲤城区文化馆,原来是老一辈泉州人心中的群众戏院。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可以说是泉州市区最为繁华热闹的地带。群众戏院,连同周边的侨光电影院,每逢有电影或演出时,这里就仿佛是过节似的,聚集了周边成百上千的市民,极大地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如今,原来的群众戏院几经变迁,虽然已改名为“鲤城区文化馆”,却依然不改其群众舞台、服务群众的草根色彩。作为老百姓自己的舞台,尤其是近期每周三在这里上演的“古韵鲤城·公益文化分享会”,多位热爱泉州的草根文化人士纷纷登台分享畅谈,引发了市民朋友的热情追捧,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本期最闽南,记者走进群众戏院,走近这些草根文化人。对于传播泉州古城文化的热爱与执着,泉州市民都在默默努力着,让人觉得温暖和感动。

群众舞台“群众”成“名角”

如今的群众戏院,保留了不少闽南建筑特色之外,也充满了现代化气息。不禁令人感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群众文化精神生活也变得愈加的丰富多彩。据了解,如今馆内设有多功能厅、演出舞台、南音活动厅、舞蹈排练厅、温陵书画廊、图书室等,形成集文艺演出、艺术展览、文艺培训、南音交流、社会综艺活动等多功能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鲤城文化馆,可以说是当前泉州市区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化馆了。”据鲤城区旅游局局长、文化馆馆长黄志军介绍,鲤城区文化馆,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前身为晋江地区文化馆,然后为泉州市文化馆,最后改为鲤城区文化馆。而如今不少住在附近的老泉州人,都更习惯称呼其为“群众戏院”,因为这里常年有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上演。附近更有一家小吃店,直接以“群众”命名,风靡至今。“这是一个闽南文化生态的展示馆,同时也是鲤城草根文化展示的一个重要平台。”黄志军认为,既然是“群众戏院”,就应该实实在在地把舞台交给群众,让群众真正地参与其中,让更多了解闽南文化、热爱闽南文化的民间文化人士参与其中,才能对闽南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更好地保护、传承和提升。

“文化的传播不是强行植入,而是‘润物无声’;不能强迫灌输,而应该在互动中去传播,这些老百姓自发组织的公益文化分享会,恰恰让我们看到了老百姓心目中迷人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都在做些什么,这才是最真实的文化。”黄志军表示,公益文化分享会进行了几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分享的民间文化人士成了大家心中的“名角”。

张娜分享会现场

张娜:让古城成为人间最美四月天

“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可中国很多城市似乎长了同一张脸,地域特色正被同质化浪潮所湮没,幸运的是,我们看到泉州这座城市的建筑依然保留着她的独特性……”市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张娜是一位美丽的才女,平时喜欢阅读的她,最喜欢的作家是林徽因。她分享了林徽因的一生及作品,解读了其在古建筑学和古城保护的观点,并借鉴于当今泉州古城保护。

“说到林徽因,许多人会想到她给我们留下浪漫的诗和永远的四月天,我觉得这都是不够深刻的。”张娜说,除了出众的才,倾城的貌,作家的文学气质,这一切在林徽因身上糅合得浑然一体的特性外,张娜更钦佩她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家园情怀。作为战后北平的遗迹修复工作者,林徽因竭力保留下昔日的痕迹。张娜认为,古建筑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血脉,更饱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浓厚的历史文化,还有一代代人的回忆,虽然现在的技术可以修旧如旧,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并不能让人真正回到“旧时光”。她呼吁,每个热爱古城的泉州人,都要爱古建筑,哪怕是一砖一瓦。

张娜说,保护古城,主要是留住古城的人文风貌和精神内核。年轻人,可以多通过摄影做成油画明信片、书签以及服饰标志等文创产品来宣传泉州,也就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也可以通过古城讲解和手机随行摄影,专门拍某条老街小巷、某个建筑物、某个非遗故事来宣传古城文化温度。

吴育琳

吴育琳砖雕作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观众聆听吴育琳分享

吴育琳:用砖雕唤起乡愁记忆

吴育琳家住鲤城浮桥,是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当我们看到一块块闽南红砖,经过他一双巧手的雕刻之后,呈现出精妙绝伦、栩栩如生的图案时,不禁拍手叫绝。

其实,在砖雕创作之前,吴育琳最初学习的是篆刻。当时,他拜泉州残疾人艺术家张嘉滨为师,每天都要来到老师床榻旁进行学习。而张嘉滨卧床在家仍坚持艺术创作的精神,深深触动了他,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

五年前,他忽然产生了这样的灵感:“闽南红砖古厝是泉州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一下在红砖上进行篆刻呢?”于是,一块块雕刻着老君岩像、东西塔等泉州元素的闽南红砖,在他的一双巧手之下诞生,不仅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成为传播闽南文化的载体。

“我之所以参加古韵鲤城·工艺文化分享会,介绍了有关砖雕的一些知识和内容,就是希望能够借助公益的形式,通过闽南色彩符号,唤起人们的乡愁记忆,通过雕刻技艺、丰富的地域、博古及创新图案,将人带入一个美的世界。”吴育琳说。

张文明篆刻“古韵鲤城”

张文明:方寸间诠释着泉州文化魅力

“书画至风雅,亦必以印为重。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如果你出身于书香门第,翻开父辈的抽屉,除了会发现有发黄的信封信纸之类的东西之外,也许都能找到这么一枚小小的篆刻印章。然而,要说起关于这枚篆刻印章的历史文化渊源,其实并不简单。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画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画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画)、印合璧的艺术形式得以形成。

“很多古画之中,除了题跋和落款之外,其实也有后来收藏者的痕迹。因此,印章篆刻有时也相当于我们现代人常用的点赞,表示赞同和喜爱。”在分享会现场,张文明通过风趣幽默且通俗现代的说法,向前来参与本次分享会的观众,讲述了关于印章篆刻的种种历史趣事。

在分享会上谈笑风生的张文明,其实也是咱厝如今鼎鼎有名的篆刻艺术家。作为“卧人”张嘉滨的侄子,早年叔叔张嘉滨对他悉心指导、倾囊相授,令他对篆刻有了真正的感悟,也为今后他在书画方面的造诣,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如今,他更是凭借一把小小的刻刀,在金石上刻画着自己内心的精彩方寸世界。而他的一组水墨画小书签作品,以东西塔、闽南元素为特色,更是将泉州文化的魅力,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诠释得淋漓尽致。

“来这个分享会的初衷,其实很简单。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希望能够为咱们闽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张文明说。 ■本期执行:周湖健 赖小玲 通讯员 鹿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