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谁赚钱谁就应该决定钱怎么花吗?全职妈妈怎么办

很多妈妈在有了孩子之后,都会选择全职在家带娃。一来可以省去请保姆的费用,二来自己也可以更好的陪伴孩子的成长,更可以省去跟婆婆的冲突,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维护家庭和谐。

每个做出这种选择的妈妈都有自己的理由,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失去经济来源以后该怎么办?很多全职妈妈经历过伸手要钱的心酸,也有些妈妈没有这样的经历(这就非常幸福了)。

那么,现在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挣钱的人是不是能够完全决定钱怎么花?

现实生活肯定不是这样的,但也会造成全职妈妈们的困扰,因为只要发生冲突,就会受到这样的指责“我每天挣钱那么辛苦,你一天在家呆着,没有一点贡献”,或是“你每天在家,哪有那么多花钱的地方”。有时婆婆们还会跳出来说,“我儿子在外面赚钱多辛苦,你一天到晚乱花钱”。

所以,一些“养家糊口的人”经常会犯的错误是:因为我自己赚钱,我有权做出财务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妻子(通常)最终填补了看护人的角色,不被视为这个家庭的财务贡献者,因此在“财政大权”的掌控力上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妻子最终主要是为孩子做出决定,这使丈夫常常感到被自己的妻子遗忘了。

当一对夫妇或是一个家庭陷入上述循环的时候,要牢记以下关键点:使用公共账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使用公共账户来决定财务使用是一个最好的解决防范,也是增加伴侣和家庭成员之间联系的最佳选择。当夫妻在同一地位时,特别实在家庭财务支出方面处于同一条线上时,很明显他们正在共同规划他们的生活。作为一个家庭,包括孩子,做出决定时,应始终同时考虑夫妻的每一位成员,无论谁赚钱,不论谁赚得多还是少。在家庭这个团队中什么更重要?是钱还是两人的合作?

当夫妻俩陷入这种感觉:他们分别“控制”家庭的一个领域,无论这个领域是金钱还是孩子,双方往往最终都没有因为他们各自的贡献而感到被赞赏或是被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合作伙伴不是要求支持和鼓励,而是最终使用他们主导的领域,例如金钱,来维持自己短期的自尊心。更合理的的做法是,进行一次以情感为基础的关于财务控制的对话,以及成为孩子主要抚养人的对话。这样,就能考虑到每个合作伙伴的感受,能够了解各自负责的领域,以及每个人所付出和想要收获的情感支持。情感联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那些彼此感觉亲密和情感联系的人更容易接受妥协并听取对方的想法。因此,在解决长期存在的行为模式(如财务控制)之前,首先要在情感上彼此更加接近,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情感不是关系的最前沿,那么在表达和讨论方面,问题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在夫妻二人做出有关家庭的决策和计划时,有效跟每个人沟通想法,尤其是情感方面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要记住:首先需要满足情绪需求。然后,只有这样,才能出现妥协或新的行为模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