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彻底爆发,大桥变成“欢乐舞台”

面向公众开放第二天人头攒动,大桥变成“欢乐舞台”

参观大桥的市民,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大桥重新归来的祝福。 本报记者 何钢摄

昨天是南京长江大桥公众开放活动的第二天,人们的参观热情彻底爆发。全长4000多米的桥面上,人头攒动,广场舞、水兵舞、健身操、瑜伽……俨然成了南京人表达幸福的欢乐舞台。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还是小区里熟悉的歌曲、熟悉的舞姿,但广场舞大妈们这次跳到了大桥上。在南堡和北堡,这种自发的文艺表演轮番上阵,掀起了一阵阵高潮。

今年60岁的刘静芝是某夕阳红队的积极分子,一家人与大桥合影的黑白照片至今保存着。“有了大桥,江北人过江不再难,南京城也不再遥远。所以,我们对大桥是感恩的。”刘阿姨说,大桥再度归来,他们就想用跳舞的方式来表达喜悦,表达对大桥的祝福。

昨日上午9点20分,他们一行人来到北堡,脱掉外套,按下播放键,迎着寒风就跳起来,瞬间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刘阿姨告诉记者,有些年轻人不理解,说怎么广场舞跑到大桥上来了,“我就回他们说,大妈跳的不是舞,是青春。”刘静芝动情地说,“下乡插队、下乡支农,我们从桥上经过;回城归来,看到大桥就有了家的味道。看着看着,人就老了,但是留下的都是无悔的青春记忆。”

昨天的南堡也同样变成了秀场。这边是一群人在跳舞,那边是瑜伽表演。柔力球队的李红和队友们穿着统一服装,手持球拍,站在桥中间摆出打球的姿势。“本来想表演的,风太大了,就算展现一下我们这代人的风采吧。”李红告诉记者,当年登桥连拍张照片都没条件,现在她微信玩得很熟练。50岁的大桥正青春,她们登上大桥,感觉自己也还是年轻时的样子。

昨天桥上3个人的合影,也同样引起了现场的小小骚动。王世清和两位老同学手持一张大大的黑白照片,站在北堡工农兵雕像下摆出相同的姿势留影,复刻40年前的一幕。

1978年,18岁的王世清在安徽芜湖上高中。当年学校组织来南京雨花台祭扫,其中一组的行程就包括参观长江大桥。为此,他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班上有位女同学没被安排参观大桥,一大早就跑到车前面哭着喊着要去,被允许后才破涕为笑。“可想而知长江大桥在中国人心里的分量。能看一眼长江大桥,是多么自豪的事!”王世清说。当年,他和同学马长玉、齐世明站在北堡工农兵雕像前,留下了合影。没想到,他的人生从此与大桥结缘。1979年,他考入南京航运学校,经常在桥下学习,毕业后进入南京长江油运公司当船员,每周都会从大桥下经过。因为这份关系,他渐渐迷上了大桥的收藏。

记者看到,王世清的收藏涉及门类比较多,有纪录片的胶片、大桥建设者的工作证、通车大会入场券等。尤其是一张大桥最初设计的模型图纸,被他视为珍宝。20年的收藏,2000多件藏品,是王世清对大桥的浓浓感情。据了解,在即将对外开放的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内,就有他的几样藏品。

王世清感慨地说,1978年是改革开放出发之年,他这个农村娃的命运也因为改革发生了重大转折。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他就想到回到大桥拍下当年同样的照片,来致敬今天的生活。王世清说,他与老同学相约,以后每10年来一次大桥合影。当然,他也会继续为大桥收藏历史记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