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撑起剧院门面的“第一张招牌”,也是阿姨爷叔口中的剧院“囡囡”

他们是阿姨爷叔口中的剧院“囡囡”,也是对剧院了若指掌的“指路牌”,他们是能把剧目介绍倒背如流的最佳推介,也是能第一时间掌握演艺市场动态的“守门人”。他们是剧场随处可见的服务员,也是撑起剧院门面的“第一张招牌”。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2018年度行业总结颁奖大会上,8位来自上海各大剧场的优秀服务员获颁“剧场五星服务员”奖状。

图说:优秀的剧场服务员是撑起剧院门面的“第一张招牌” 官方图

姚承颖 上话艺术中心

6家剧场的礼宾管家

从2005年进入上话,姚承颖在13年里从礼宾到团队负责人,她亲眼见证了话剧市场从萧条到蓬勃的历程。那时候,小剧场演出多,开场时,一个人在门口检票就足够了,现在光礼宾队伍就有26个人。

图说:姚承颖 官方图

现在,姚承颖一个人要管理6个剧场的礼宾团队,上话3个剧场,国际舞蹈中心2个剧场,还有一个上海大戏院。每天姚承颖都要拉着装着大家工作服的行李箱带着很多人到各个剧场工作。每天一睁眼就是想着如何排班,像下象棋一样排兵布阵,压力虽然大,却也有满满成就感。她经常和年轻的员工说:“作为剧场工作者,对剧场没有一个情怀、没有那种感情的话是做不好的。”

林嬿 天蟾逸夫舞台

老戏迷们的观戏指南

今年,因为逸夫舞台大修,林嬿的办公地点从福州路转移到了天钥桥路的上海京剧院。许多戏迷专门托人打听林嬿的去处,然后一路追到天钥桥路,不为别的,就想去问问这小姑娘,最近有什么好看的演出。老戏迷说,“她就像是上海滩戏曲指南,我们习惯了,看什么都问她。”

图说:林嬿在工作中 官方图

从逸夫舞台到周信芳戏剧空间,林嬿及她的团队给戏迷带来的不仅是看戏地点的变化,更是整个服务体验的提升。整个票务系统都被她们做起来。习惯了以往在逸夫舞台购票方式的戏迷,在这里不会感受到任何不便。观众可以网上订票,在线选座,还可以电话订票。原先戏迷在周信芳戏剧空间订了票,必须提前到售票处付钱订票,相对有些麻烦,而且原来逸夫舞台的会员需要先跑一趟逸夫舞台现场取票,才能到周信芳戏剧空间现场观看演出。林嬿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观众提前订票,演出前到周信芳戏剧空间取票观演一体化,极大地方便了住得比较远的观众。

尽管林嬿的官方岗位是前台主管,但其实她负责的工作内容远远超过这个范围。目前,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制定了本行业的服务标准,林嬿则根据自己服务的剧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剧场的三星级服务标准。

沈云飞 上海大剧院

一如既往的服务水准

今年37岁的沈云飞已经在大剧院干了19年,五星服务员的考评他拿了大满贯。虽然每天都是做同样的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观众压力也很大,他却让优秀成为了习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极高的服务水准。

图说:沈云飞在大剧院已经干了19年(图为多年前的他在工作中) 官方图

在一场音乐会上,有一个观众突然昏倒了,家属找到礼宾说明情况后,沈云飞和属下赶紧平稳地把这位观众抬出来,然后拨打了120。这样的突发事件并没有让沈云飞措手不及,一切都在没有影响演出的情况下进行。

现在有些观众把剧场当电影院,一进来就开始喝饮料吃零食,还和礼宾玩捉迷藏,礼宾过来了,他不吃了,等礼宾一走,他又开始了。沈云飞说:“我们剧场和电影院的礼宾比起来,工作还是非常不一样的,他们是电影开场后工作就结束了,而我们的演出开场后,工作才刚刚开始。”

李元媛 上海音乐厅

如数家珍的“人肉电脑”

面试星级服务员的时候,李元媛给专家评审的印象很深刻。今年3月份刚刚入职上海音乐厅的她,直接报了4星服务员的评比。最为专家津津乐道的,是她作为票务工作者对演出的了解程度,只要报出一台演出,她就可以马上为对方介绍这台演出的内容,还会给观众推介近期的其他相关演出,堪称“人肉电脑”。

图说:堪称“人肉电脑”的李元媛 官方图

1990年出生的李元媛是众多评选者中年纪相当轻的一位,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从事票务工作,后来又跳槽到票务平台格瓦拉,现在进入上海音乐厅,可以说,她的经历为她自身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知识和票务经验。

每一场演出开票前,李元媛都会到网上去搜索这场演出的相关资料,比如乐队特色、曲目风格等一些评价。只要观众来到音乐厅售票处,或者哪怕是电话订票,李元媛都可以向他们推荐合适的演出,而往往只想买一场演出票的观众,最后都买了两场、三场回去。

现在网络订票越来越便捷,售票处接待的人流量也一直不是很多。但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与一个储备丰富的票务人员进行一场不期而遇的对话,未尝不是一次美好愉悦的体验。(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朱渊)

记者手记|剧场体验

在文化艺术展现舞台越发多元、网络渠道更快更便捷的当下,为什么还要坐进剧场去看一场演出、聆听一场音乐会?当你这样问,总有观众会告诉你,为了不可替代的剧场体验。以往,我们总把“剧场体验”狭义地理解为演出时台上台下相互的情感传递,但事实上,这份体验早从你踏入剧场大门那一刻就开始。

图说:倪岳在工作中 官方图

早期,人们对剧场服务的概念停留在“检票员”,而如今,它被拓展到“剧场引导”“礼宾”甚至演出间歇用于小憩和交流的咖啡馆、书店的服务。与现代化剧场相匹配的,除了硬件设施的推陈出新,更该是新的服务思维。最早茶楼里看戏,第一家想到给观众递毛巾茶水的就是翘楚,现如今各种高大上剧场林立,拥有“能把节目表倒背如流”“能对剧场演出如数家珍”的导购员、能提供“家一般的服务”的剧场才能真正聚人气、赢人心。

记得在天蟾逸夫舞台大修谢客前,留言板上观众感慨最多的,并非是在这里看了多少角儿、多少腕儿,最让他们留恋的是这个几乎周周要来报到的“戏曲之家”,还有“家”中叫着“爷叔”“阿姨”的剧场囡囡。(朱渊)

剧场五星级服务员

1.上海大剧院:沈云飞(首席)、倪岳

2.东方艺术中心:张婷婷

3.上海音乐厅:李沁卉

4.天蟾逸夫舞台:林嬿(首席)、蒋颖萍

5.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剧场:姚承颖(首席)

6.大宁剧院:吴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