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店, 想旺到哪里, 就能旺到哪里

“你好!我们这里有市中心沿街旺铺出售,首付10万,你有兴趣了解一下吗?”

这烦人的商铺推销电话,你听起来一定不陌生。以前接到这电话,我会说:“首付10万元的旺铺,能旺到哪里去?”但今天再接到,我会说:“都什么年头了,旺铺还要市中心沿街?”

上海南京西路沿街店铺

众所周知,对城市来说,市中心总是有限的,更不要说沿街商铺了。据相关数据显示,一般大型城市开发项目中,商铺占比不会超过总体量20%,大体在8%~10%左右,其中沿街商铺只占商铺总量1/15,要是在市中心,这个比例更低。

被“包租婆”撞趴下的零售业

因为沿街商铺少,所以租金就特别高。据业内人士透露,像上海的铺面租金,一般要占零售业运营成本的25%左右,而且还在以每年10%~15%的速度上涨。就以目前正在招商的浦东北蔡镇上海活力城为例,其一层沿街店铺租金高达15-18元/㎡/天,那些位于南京路、淮海路的沿街店铺,租金就更别说了。近几年,像耐克、阿迪、屈臣氏这些不差钱的企业,也关闭了不少位于市中心的门店,原因除了受电商冲击影响外,承担不起高昂的店铺租金,才是主因。

浦东北蔡复地万科活力城

一面是租金在昂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另一面是零售业想方设法应对。比如尽量租赁小面积商铺,用作品牌形象展示,同时开设电子商城,作为主要经营平台。但尽管如此,作用还是有限,毕竟不可能把所有的店都搬到互联网上,而且有的店本身就不适合开在网上。例如那些网红美食、特色餐饮或者体验服务等等,其提供的服务,包括很多视觉、感觉上的精神享受,一旦到了网上,这种享受就没有了,这将直接降低品牌价值。所以真正解决的方法,是既要能降低店铺租金成本,又要能保证不降低顾客消费体验。

人挪活,店挪旺

旺铺为什么会旺?因为人流量大,所以人流决定了商铺的价值,而人流也有规律。研究显示:城市人流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受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等条件制约,城市某个区域中每天所经过的人流,大概90%具有同一性,只有不到10%是随机出现的。这就是为什么旺铺大都出现在繁华市中心、CBD和成熟居民区,因为那里是优质客群的固定集中出没区。

上海南京西路

既然店的“旺”是人给的,那店的“旺”也可以靠自己去找。从前,商铺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是今天,我们可以让实体店动起来。

功夫“熊猫”,“旺”店真的有功夫

2018年12月22日,在魔都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丰盛里,开进了一家很有魔性的店。说这家店是开进去,一点也没错,因为它真的是开进去的。

熊猫AI移动店

它就是由网红汉堡品牌“Charlie’s Burger”和人工智能独角兽深兰科技合作,使用多项独创人工智能黑科技联手打造,练就满身功夫的“熊猫AI移动店”。

车头长着一张憨态可掬的熊猫脸,黑白相间的宽大车身,样子招人喜欢。除了颜值外,它还很有内涵。自动驾驶、机器视觉、人脸识别、智能语音、快猫智能支付等多项AI创新技术的运用,配以新能源动力系统,这满身的本领赋能,让这只“熊猫”真的有功夫。

另外,深兰科技还为这只“熊猫”专门开发了服务生态小程序“Eat on Wheels”,结合其搭载的AI技术,实现了移动餐车从服务、运营到结算的全流程操作,不仅最大限度节省了顾客时间,还简化了经营管理,同时大量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也让人力成本几乎降到了“0”。

因为AI,所以爱

“熊猫移动店”上路,不但降低了经营成本,还降低了商品价格,实现了顾客和商家的双赢。更重要的是,它创新了商业模式。因其具有实体店和可移动双重属性,所以商家可以去主动接近顾客,破除了商业零售对商铺地段的依赖;同时购置“熊猫移动店”是一次性付款,终身拥有,减轻了不断上涨的租金给商家带来的经营压力,一举两得。

据从产品研发方深兰科技负责人处了解到,“熊猫AI移动店”是继“芭提雅移动商务车”和“熊猫无人驾驶公交”之后,推出的第三款拳头产品。作为深兰科技规划的智慧城市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这只“熊猫”未来必将赋能城市商业发展,实现零售模式的升级。

其实,商店和顾客的关系就像是夫妻,如果只是一厢情愿,就像强扭的瓜不甜,只有两情相悦,才能白头偕老。所以,做零售,不只人流要动起来,商店也要动起来,互动了才有意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