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读者汇聚一堂 我们一起青睐“青睐”

赵蘅老师提及的“家人”,就是《北京青年报》副刊版组创办的“青睐”大家庭。时值岁末年初,青睐邀请了部分嘉宾与铁杆粉丝,在北京工大建国饭店欢聚一堂,北京青年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汲传排到场祝贺,作家肖复兴、北大教授陈平原以及夫人夏晓虹,著名演员杨立新、纪晓岚第六代孙画家纪清远等高朋满座,不少嘉宾笑称“晃眼”,因为过于“星光熠熠”,“文化圈的名人都在这里了”。

嘉宾读者被“大数据”惊到

除了以上提及的嘉宾外,此次参加青睐聚会的还有学者萨苏、藏书家韦力、摄影家李玉祥、北大历史学教授辛德勇、北京市档案局展览陈列处副处长、胡同专家王兰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教授,圆明园专家、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杨早、作家止庵、作家解玺璋、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文化学者刘刚和李冬君夫妇,大学教师艺术讲解与推广人王建南、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展览活动部副主任张建、建国门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代表邱琛,而这些参会嘉宾也只是青睐创办之后的一小部分“代表”。

如果没有现场发布的大数据,在座的嘉宾和读者不会想到“青睐”自2016年6月创办至今已经做了如此多的事情,而且还是副刊版组的各位编辑记者在本职工作之外做的“兼职”——

青睐成立至今,一共举办了100场人文讲座、31场艺术愿线、35场人文寻访、22场闲情雅集、31场会员福利活动、仅线下总参与人次就达到14580人。如果您始终追寻着“青睐”的脚步,那么就意味着您曾与200多位文化名人面对面,曾收获了不少于100本好书和30多部优质电影,曾深入了解了不少于20种艺术文化门类,曾开启了11个城市的文化历史隐秘,曾度过916个小时的高品质文化生活。

这其中,读者卢凯阿共参加了69次,李红梅参加了62次,分居参加活动最多次数的前两名,堪称是读者中的“勤奋C位”。而听闻这个数字,两人也表示十分惊讶,直言没想到居然参加了这么多场活动。

李红梅有些骄傲地说自己可是青睐的老朋友了,从刚刚开始创办,尚未采取会员制时,她就已经开始跟着“青睐”享受了:“我喜欢青睐的人文讲座、艺术愿线,这些活动让我的周末生活精彩了许多。”

卢凯阿则表示,自己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参加了青睐活动,“这些活动提升了我,让我的精神生活更为丰富,生活也更加有意义了。”

人人都爱杨立新 杨老师讲述“五个一”

众多重量级嘉宾中,杨立新老师是唯一的“演艺界”艺术家,他也在当天向大家言传身教了何为“德艺双馨”。

1月11日,杨立新老师发烧了,可是他觉得既然已经答应了参加青睐聚会,“硬扛着也要来啊”。于是,杨老师不但来了,还是当天第二位到场的嘉宾。

进入会场之后,他就主动与读者们寒暄,大家纷纷围上去握手、求合影,杨老师始终笑意满面。为了止住咳嗽,他还悄悄出去喷了点止咳药。

有了杨老师的陪伴,工作人员大可以安心地在外面迎接嘉宾,反正屋里有杨老师陪着大家呢,大家自娱自乐、高兴得很。

不但读者们喜爱杨立新,就连嘉宾也是纷纷秒变粉丝,有跟杨老师提“贾志国”的,有提热播剧《大江大河》的,汲传排社长也笑说自己感觉穿越了,因为他前不久还重温了《我爱我家》,特别喜欢杨立新演的贾志国,“演得真好,今天突然就来到了眼前。”

在青睐会员群中有着超高人气的嘉宾王建南老师,也因为看到杨立新而走神了,“我一进来就发现杨立新老师坐在这儿,杨老师对我而言特别亲切温暖。上大学后,我突然喜欢起话剧,当时人艺办了夏令营,我就报名参加了,我们的老师有林兆华、濮存昕和杨立新老师。之后的大学三年,我就忘了画画,有时间全都看话剧了,所以,我坐在这里,脑子就想着那时看的杨立新老师演的《哗变》,他演伯德医生演得真好,让我的记忆回到了大学时代。”

杨立新老师的发烧咳嗽也被调侃为最近太“火”了,一是他出演的《大江大河》收视率火爆;二是网上谣传他再婚。杨立新在现场还专门辟了谣,为大家讲起了这段“家事”:“三四年前就有人说我离婚娶了小媳妇,在我58岁时说的,59岁时还说,现在我61岁时,又冒出来了,这八卦倒是跟着我挺紧,我也辟下谣吧。我以前一直说自己是‘五个一’:一个妈、一个媳妇、一个儿子、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干了一件事。后来,老母亲没了,我就成了‘四个一’,现在我也从人艺退休了,成‘三个一’了。”

嘉宾感谢青睐提供一个与读者互动的平台

杨立新作为嘉宾参与的青睐活动是在2018年10月31日,当时,距离他导演的被誉为“新时期《茶馆》”的人艺经典之作《小井胡同》演出仅剩两日,但他仍然在这天傍晚挤出了一个小时,他感谢青睐给了自己一个发声的机会。

《小井胡同》以南城一条名叫“小井”的胡同投射近30年时代变化,从1949年解放一直演到改革开放。2018年再排《小井胡同》,现在的北京已经不是老北京,演员们也大多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诸多原因就使得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成为这部话剧的难点。

杨立新表示,虽然有各种原因、诸多困难,但是不能以这些为理由演不好,“年轻演员怎么演出那个时代感,可能他们不知道,但是要演什么人物,他们必须知道,北京人艺有一句话,‘不会演戏的演戏,会演戏的演人’,所以我们看那些老剧目,看的不是林连昆而是《狗儿爷涅槃》里的狗爷,是《小井胡同》里的刘家祥,是《天下第一楼》里的常贵。演员要有对生活的经历,这种经历是需要感知的,而不只是理论,所以,我说演员这行是不可以割断历史的……”

作家肖复兴曾带着青睐读者寻访过一回打磨厂,在场的一位青睐老会员感慨地说:“72岁的老人,在寒冷的冬天走了三个小时,给大家绘声绘色讲述了三个小时。”肖复兴老师笑说这是因为自己第一次接触青睐会员,很高兴,“这些人是北青报的读者,也是我的读者,非常友好,而且他们对北京文化的热爱让我能感受到一种活力,我也是越讲越起劲。通过这次活动,我欣喜地发现,原来还有人在看我写的文字。我之前觉得现在大家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朋友圈’,但是青睐的朋友让我感觉到,原来我写东西还是有人很在意,这让我有了继续写作的信心,谢谢北青报,谢谢这些年轻的朋友。”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曾在讲座上引领青睐读者探寻海昏侯古墓中的历史隐秘,他开玩笑说,因为这次讲座,自己的小书也卖出去一些,而这次讲座也让他有所触动,作为研究古代史的研究人员,不能只是一心做学术研究,需要重视大众的需求,需要将自己的研究讲述给大众,他说自己即将出版一本关于秦始皇的书,希望可以再次做客青睐讲座。

藏书家韦力参加过青睐两次活动,一次是2016年11月11月—13日,做客“青睐”系列讲座,跟大家聊了聊清刻本收藏的那些事儿。另一次是去年9月1日至5日,带着青睐读者游走浙江湖州、杭州、富阳、金华等地,寻觅藏书楼,探访古禅寺、历史名人墓地、故居等。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韦力老师就辗转各地,踏上实地寻访的“文化之旅”,以手中的相机和笔,为传统文化留存当代样貌,更以他半辈子积淀的学问,挖掘那些长久以来为人忽视的历史碎片。一向是独行大侠的韦力老师有了青睐读者的陪伴后,就不再是一个人了,5天时间,他带领大家走了5个城市,很多遗迹早已不复存在,大家每天都是大汗淋漓向着未知出发,深感韦力老师这些年来的不易。而这次独特的经历对于韦力老师来说同样是特殊的感觉:“十几年来,我都是在自己到处跑,开始很担心大家是否会喜欢,没想到发现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远超我想象,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还赶上一位读者生日,大家一起搞了个生日派对,整个旅程变得很有意思,也学习到了更多,这种互动让我有了新的感悟,所以谢谢诸位。”

李玉祥、刘刚、李冬君都参与了青睐两次寻访的策划活动,三人表示,原来并不知道“青睐”为何物,参加活动后,深深地喜欢上青睐的团队和读者,感觉成了一家人,“所以,如果再有什么活动,需要我们,我们义不容辞。”

纷纷为青睐制定寻访路线

青睐活动版块诸多,目前包括人文讲座、艺术愿线、闲情雅集以及人文寻访,其中人文寻访是户外活动,而这个“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走出去”,也颇得嘉宾喜欢,赵蘅老师就参与过寻访活动,大叹颇有收获。

陈平原教授则遗憾之前不能跟着出去,“看到寻访活动,我常常动心,可是因为我还要上课走不开,所以只能遗憾错过。”不过,答谢会现场激发了陈平原老师带队出访的想法,他主动说希望青睐策划一次“寻访潮州”:“潮州是我的家乡,我觉得我的家乡特别好,如果有机会,我可以当个导游,上个月借开会时机,我号召了一下,结果十多个学生去了,我带着他们走走,都很喜欢,所以我有信心,起码做半个导游是可以做得到的。”

看到陈平原教授主动为青睐策划寻访路线,他的夫人、著名学者夏晓虹也积极“表态”:“对于北青报来说,我除了供稿没有其他贡献,2月23日是梁启超先生的生日,我觉得可以寻访梁启超在北京的足迹,策划一下,我很愿意参加这个活动。”

副刊版组和青睐的老朋友、学者萨苏更是主动提出要带着读者去发现“老北京”,“北京仍有很多可以寻访的地方,3年前我从日本买了一本画册,里面提到了248个老北京的地方,现在还有171处,有的是整体还在,部分还在,所以老北京还没有消失,只要你去寻找,可讲的故事太多了,比如颐和园里有两棵树,这可是老佛爷留的活物,据说慈禧看书时,眼睛扫到了屋内的盆景,就说不知道这两个盆景种下去会怎样?她说完没事了,可是底下人当真,真的种了,现在长成了比松树还高的大树,所以中国文化最不怕摔打折腾,有点种子我们就能发芽。”

眼见没参加过青睐活动的嘉宾纷纷成为“志愿军”,之前与青睐有过多次甚至是系列合作的老伙伴们,则更是表示,2019年一定要把与青睐的缘分继续下去。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展览活动部副主任张建就说,一直以来恭王府都有很多讲座演出,包括昆剧和古琴等,可是却面临着错位--感兴趣的人没有票无法欣赏,拿到票的人又不珍惜,自从与青睐合作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青睐读者对活动的热情,让他们也大受鼓舞,要举办更多高质量的活动,邀请更多的青睐读者参与。

建国门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代表邱琛也表示,与青睐合作的胡同游,探访了街道辖区的7条胡同,他们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这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动力,原来大家对胡同文化如此看重,“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根,希望更多人可以热爱北京文化,在北京有归属感,2019年我们会继续与青睐合作,希望有更多人参与。”

瞒着家人参加活动 退休后“出差”更频繁

在青睐的上千名会员中,有20位幸运地参加了此次的“家庭聚会”,大家的欣喜以及重视可见一斑。江湖名号“朝阳山人”的宋先生在青睐会员中可是“声名显赫”,这位70多岁的老人风度翩翩,性格开朗,虽是工科出身,却因酷爱水墨而自学成才,他临摹的原比例《千里江山图》在青睐江南寻访中引发了无数赞叹。这位资深“驴友”还登上过青睐人文讲堂,与大家分享了那些好用却鲜为人知的户外装备。这次参加青睐聚会,老先生穿起了西装,还戴着西装袖扣,一副玉树临风的老派绅士范儿,老人家笑说:“我都三十多年没穿过西装了,今天是特意穿来的。”

杨晓光是《北京青年报》的退休同事,她笑说自己的退休生活几乎都献给了青睐,青睐的京外寻访活动做了11期,她参加了10期,“只有佛光寺那次没去,因为那次我是同学聚会的发起者,无法请假。”

杨晓光退休后又返聘了四年,但她参加完青睐的第一次人文寻访后,从此心猿意马,“我说我不能再上班了,要立刻加入到这群有文化的人中。现在每次出京参加寻访,我都告诉家里人自己出差了,他们觉得很奇怪,怎么退休后比以前出差还多还忙?”

除了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杨晓光还是青睐活动报道的“笔杆子”,洋洋洒洒的文字深受欢迎。杨晓光笑说以前自己也写稿,但都是“命题作文”,现在则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想写的,“虽然需要查阅大量资料,但是,我觉得每次去都有收获,比如,我去了趟敦煌,觉得自己对敦煌的了解达到‘小学毕业’水平了;去莱阳亲临挖掘现场,近距离观察化石看恐龙,虽然我什么也没挖着,但是特别有收获;虽然自己以前也看画展,但都是盲目地看,那次跟着王建南老师去看,就大概知道了在看什么,怎么去理解。每次参加青睐活动,就觉得信息密度特别大,因为青睐邀请的各方面的专家、老师都是顶尖级的。”

青睐品质受认可 传统文化受欢迎

纸媒的出路在哪里,似乎人人都在哀叹,可是付诸行动的却不多,北京青年报副刊版组开创的青睐活动在两年间的“小有成就”,也让嘉宾认为这是纸媒一条很好的出路。

陈平原老师直言,纸媒是没有未来的,因为其信息传递量、传递速度无法与网络相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纸媒会死,纸媒的优势在于其专题化,尤其是副刊,“能留下来的是靠内容专题取胜,这是纸媒竞争的最关键,我以前表扬过几家报纸,但现在也退步了,相对来说,《北京青年报》是少数还能尊重作者的报纸,从来没改过我的文章,没改过题目,我很感激,纸媒的未来,就是走出纯粹的纸面文章,像青睐这样。”

纪晓岚第六代孙、画家纪清远也认为一定要内容取胜,“很荣幸我的老师是大家蒋兆和,所以从一开始我走的就是正路,不是邪道,艺术以人为本,纸媒同样如此,要走正道,好内容死不了,不管如何演变异化。”

而做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好内容?很多嘉宾都表示,他们参与青睐活动的感受,就是大家都喜欢传统文化,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认为,文化不能断,文化断了祖宗就断了,所以,青睐读者偏爱传统文化是好事,“懂得诗歌、懂得文化,才能懂得生活”。

北京市档案局展览陈列处副处长、胡同专家王兰顺认为,北京胡同代表了北京的乡愁,“我在讲座中形容过去的北京城是个完整苹果,城墙是皮,胡同是瓤,中轴线和宫城是核,大量故事在胡同里。我愿意讲这个话题,永远说不完,虽然很累,因为每次带大家寻访胡同,需要把整个胡同档案看一遍,网上的资料也要看,然后还要亲自走一遍,但是这个活动有意思,青睐读者非常好,我们一起走了很多胡同,我自己过瘾,大家也喜欢。”

圆明园专家、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也说他是同学中唯一到事业单位上班的,可是15年后同学聚会,他的工作却成了热门:“我们单位要招50人,结果有效报名的就1800人,光博士就240多人,可见大家现在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大家越来越向往有品质的生活,其中的文化内涵很重要。”

去年12月16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杨早带领读者重走了戊戌变法之路,杨早感慨说如果不到现场,光看书是无法体会的,“万语千言不如一见”,而受这次青睐活动的启发,杨早说也要带着自己的读书会“走出去”:“不去现场不知道看到什么,所以,我们2019年会走得更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教授也表示,青睐活动为他打开了新的眼界,原来他们的研究并非只能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而是可以转化为生动的讲述与实地考察,让人们“零距离”感受科学。

青睐家庭的首次大聚会就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结束,大家依依惜别,盼着来年再聚。嘉宾中,韦力和辛德勇是同行,多年没见,这次能够聚在一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萨苏则和刘阳怎么都聊不够,刘阳还约定与萨苏一起带“青睐”去库页岛。

“青睐”如何定位自己的未来?副刊版组主编陈新作为最懂“青睐”的人,将其解读为“文化+担当+情义=青睐”。而将青睐这块招牌擦亮的就是这些年支持青睐活动的嘉宾,以及不离不弃的读者们。

青睐感谢有你们的陪伴。

文/本报记者 张嘉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