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卖车卖房关掉公司散尽家财扶困助学

61岁的“上海阿爸”张志勇与哈尼族女孩小瑶芬母女,在最近举行的“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晚会上又见面了。这个曾经只能蹲着走路的女孩,半年前在张志勇的帮助下进行了腿部手术,如今小女孩搀着妈妈的手稳稳地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央,张志勇脸上笑开了花。

上海人张志勇有着不平凡的“慈善人生”。他是个海军退伍军人,16年里大部分时间在云南勐海帮助孩子,有几年一年中有11个月都在那里。他卖了私家车、关掉7家文具用品门店,散尽家财扶困助学,甚至当保安、摆地摊,赚了钱再去助人。

一边是受助孩子们充满感激的一声声“阿爸”,另一边却是自己儿子和妻子的各种不理解,慈善之路并不好走。很多年以后,家里意见才达成一致。如今,受过帮助的云南孩子长大了、当上了志愿者,张志勇自己的妻儿也当上了志愿者,甚至连他多年前的老战友,也和他一起当志愿者。

“云南的山路很长很远,常常看着不远,但真正开车绕山路却要几个小时。”张志勇和志愿者们一起奔走于云南和上海之间,凭着微薄之力让穷困、闭塞的大山尽可能多些对外联络,让大山里的孩子尽可能多的得到外界帮助。

带蹲着走路的女孩到上海开刀

去年5月,张志勇在云南山区遇到一个只能蹲着走路的7岁女孩李瑶芬。他马上去了解女孩情况,原来,女孩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她改嫁。没多久,孩子左腿长出一个瘤,因为家贫无法医治,1岁时瘤子自然破裂,给她的左腿留下一道10厘米长的伤疤,导致左腿肌肉萎缩,腿伸曲度不过45度,只能靠右腿撑地勉强蹲着行动。

女孩在红河州绿春县戈奎乡托牛小学读书,学校老师和同学没有歧视她,每天背着她上学、帮她打饭、陪她玩耍。但大家还是能感受到,小瑶芬被自己无法正常行走的事实困扰着,每次孩子们在操场嬉戏玩闹,她就趴在窗口眼巴巴看着,老师看了很心酸。

到底能否治疗?张志勇带着小瑶芬前往当地最好的医院检查,经诊断,小瑶芬左膝软骨破坏、肌腱痉挛。医生说,她的病情并非不可逆转,只要治疗得当并配合康复训练,完全可以站起来行走。但是,这种手术已经超出县医院的能力范围,再拖下去,治疗难度将越来越大。

张志勇决定出资把小瑶芬母女带到上海治病。没过几天,张志勇公益服务社的志愿者们就联系好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领导和医生为小瑶芬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她提供救助,小儿骨科专家进行会诊。专家们初步诊断,小瑶芬的双腿都有畸形:右侧膝关节畸形,左侧是髋关节和膝关节都有畸形。专家认为要分期手术,等所有检查做完后,先做软组织松解手术,然后再针对其他问题进行治疗。去年6月,新华医院四位专家联合操刀进行髋关节松解、膝关节松解、膝关节清理、血管神经探查以及截骨矫形等手术,推出手术室,小瑶芬蜷曲了多年的双腿终于能够伸直了。

两个月后,志愿者们再次陪同小瑶芬母女来到新华医院复诊。她左腿的石膏虽然还没拆除,但已能迈开小腿,稳稳地朝几位医生走去,边走边露出灿烂的笑容。小儿骨科主任杨军林满意地说:“结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以后还能走得更稳,走得更好,能跑,能跳!”

散尽家财只为多帮助一个孩子

张志勇的“慈善人生”源于一次旅游。2002年,他怀揣4万元现金到云南旅游,抵达西双版纳后,他看到当地学校里的孩子们一个个蓬头垢面、面黄肌瘦,身上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教室昏暗破旧,似乎风一吹就会倒。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教室中孩子的读书声依然响亮,艰难的现实与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形成强烈反差,这深深刺痛了张志勇的心。

张志勇还遇到两个没有父母、由失明的奶奶抚养的孩子,当即给了他们几百元,这是他云南之行的第一笔捐助。学校老师告诉他,几百元相当于这个家庭一年的收入。此后,他又走访了云南勐海县、德宏州、红河州等地,每到一处,这个几百元,那个几百元,几万元旅费没几天就散尽。

回到上海,张志勇做了件大事。他把才买了两年的私家车卖了,把车牌也卖了,最后索性把和亲戚合开的有7家门店的文具用品商店也关了。就这样,张志勇踏上了一个人的行善之路。

在资助贫困学生时,他仔细调查、走访、核实、制表,一切手续完备后,帮助学校买生活用品,或直接支付现金资助困难家庭学生。一旦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他又转向下一个资助目标。

刚开始,有很多当地人以为他是个富商或是慈善机构工作人员,时常有人问他:“你是政府派来的还是慈善机构派来的?”张志勇当时的回答是:“我是自己派来的,我只凭自己良心办事。”渐渐的,他的善举赢得了当地无数家长、孩子和老师们的感激和尊重,人人见了他都叫“上海阿爸”。

他还把家里的大房子卖了,换了套小房子。资助的钱不够了,就回上海打工赚钱,在南站当保安抓过小偷,还尝试应聘城管,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开了家专卖云南普洱茶的小店铺。儿子一度怨他,赌气说:“一辈子不结婚。”张志勇竟然没听出来这是一句气话,直到儿子告诉他准备结婚时,他一下子为了第二天要见亲家,而自己却一无所有感到有些无奈。

战友对他也“评价不高”,说他是同一批战友里“混”得差的。

至亲好友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张志勇的回答很真实:“我自己也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路,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见不得别人受苦。”

他的爱心组织越来越有号召力

一腔热血和一己之力毕竟有限,传统的助学模式渐渐使张志勇的慈善之路越走越难。现实中,家里需要各种各样日常开销,但慈善事业又不想半途而废;想要帮助更多的人,自己的经济情况又不允许,张志勇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转机出现在他被媒体报道之后。许多市民知道了他并找到他,愿意通过他为云南的贫困儿童捐助衣物、文具和金钱。2014年,在各方支持下,张志勇在徐汇区田林街道成立“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他终于可以借力整合资源。张志勇与多个慈善机构合作,从以前的直接资助转变为调查情况与现场核实,为贫困学生与慈善组织之间牵线搭桥,除了经济资助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学习可赖以生存的技能。

2017年,张志勇带着社会各界捐献的1300套被褥和学习用品,赶赴云南勐海、红河等边远山区,向贫困师生送去来自上海的温情。去年初,服务社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共同推出“晴暖茶乡”大型公益行动,帮助西双版纳的小学建设再生电脑教室和图书室……

2018年服务社举办的一场爱心集会,足见其号召力。田林十三村邻里汇的公共客厅里,聚集了六十多名爱心人士,他们当中有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得知张志勇的故事后,多年来已向云南贫困学生提供几十万元的爱心物资,并跟随张志勇一起前往学校看望当地孩子;有辛苦打拼的物流公司老板,免费帮张志勇公益服务社运送大量爱心物资进滇;有家庭并不富裕的普通社区老人,自己省吃俭用,却每月捐款帮助贫困学子……

爱心人士通过张志勇的分享,了解云南边区学校和贫困学生的现状和最急迫的需求。推介会上,张志勇公布了11项爱心助学项目,包括资助云南山区“一村一幼”教学点启动,帮助贫困学生购买校服、生活用品,支持边区学校添置教学、宿舍设备,提供爱心物资运输费用等。11个爱心助学项目中,8个被爱心人士现场认领,捐赠金额达288000元。

小瑶芬的整个治疗费用,也是公益服务社的一场爱心接力。服务社垫付了部分住院和手术费用,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联系后,为了让募款规范,还为她开通了专项捐款账户“花儿绽放——蹲着走路的哈尼族姑娘”,目前已收到捐款2万余元。

如今,张志勇依旧在工作室继续忙碌着。面对走过的十余年行善路,他说:“如果人生能再来一次,我依然会走慈善这条路,但也许会用另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行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