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Surface降噪耳机实物评测

本文首发于新浪众测,当时是国内第一篇实物评测,现在自己在微博重发一次,略有改动,去掉了首发字样,哈哈。

微软Surface降噪耳机首次曝光,是在2018年10月初的发布会上,11月中旬在美国首发,2019年1月3号在国行上架预售,至今两个多月的时间,国内对它的报道除了内容通稿外没什么信息。

这好歹也是微软历时三年研发的降噪产品啊,为什么众多科技媒体和评测爱好者没有第一时间做首发评测呢?个人猜测两个原因:

1,微软不太喜欢宣传自己家的产品,对媒体没有主动赠送产品送评。

2,微软这款新品售价实在有点贵,临近年末,机构预算有限,评测它不划算。

我在微软官方做了一个截图,新款Surface耳机比XboxoneS游戏机贵了489元,耳机比游戏机还贵!

这种定价我相信有预算的爱好者们肯定会优先选游戏机而不是耳机,毕竟耳机嘛,有个能出声的就行,肯第一时间下单是无疑是真爱粉(毕竟微软很多产品第一乃至第二代产品都有各种小毛病),至于还主动写评测的,那绝对是个好人。

因为好奇心,我被这款耳机究竟有什么表现折磨了四十多天,现在想通过自己的体验,告诉你们这款耳机表现究竟如何!

请叫我好人城年,这款Surface耳机是我的第八个千元以上耳机,<strike>此评测都是跪着写的。</strike>

一,捞干的说。

这是微软第一款降噪耳机产品,无论设计、定位还是售价,都是直接对标Sony与Bose家的顶级降噪产品去的。

我这款是美版,国行本月29号,也就是3天后正式发货。省去开箱图,上来直接聊耳机特点与表现。

1,这是一款包耳式耳机,目前只有浅灰一个配色,重量290克,耳机到手前四天,我每天佩戴时间超过5小时,没有负担很重的感觉,耳罩透气,但是室内温度高会出汗,带着跑步也会出汗。

2,这款耳机左右两边耳罩均可以触控操作,轻点一下是暂停/播放,轻点两下是下一首歌曲,轻点三下是上一首歌曲;使用苹果设备时,轻按即可呼叫Siri,非常方便。

3,微软Surface降噪耳机的音量与降噪采用的都是拨盘设计,正常佩戴时,右耳向前拨动是增加音量,向后是减少音量;左耳向前拨动是增加降噪级别,向后是减少降噪级别。

4,因为是降噪耳机,所以单独说一下它的降噪表现:

它的多级降噪可以屏蔽人声,也可以放大人声,这让我瞬间爱上它。

常见的降噪耳机基于各种考虑,会主动让出人声范围,而微软这款耳机则是把选择权交给用户,要屏蔽还是要保留(甚至放大),用户自己决定。

常见的降噪耳机有固定的适用场景,比如火车(高铁)或者飞机,而在这些场景遇到熊孩子,那种尖锐的吵闹是很难屏蔽的,而微软这款耳机,可以大幅度屏蔽这种吵闹声(注意,无法完全屏蔽,离得越近越难屏蔽),耳机内稍稍播放个音乐,就可以轻松忽略。

另外,在开放式办公环境中,有些时候就想安安静静做好自己的事情,可是嘈杂的噪音很难让自己安静下来,微软这款耳机做到了可以自由屏蔽周围的声音。

微软Surface耳机的降噪有多强,对普通噪音隔绝与3M的X5A隔音耳罩(这款耳罩可以工业车间使用)的效果差不多,在健身房中,可以直接屏蔽商用跑台与器械区的声音。

至于它放大声音的效果,没有其它干扰的情况下,我可以放大与我相距两个工位同事说话的内容,我不是说这个可以用来听别人隐私,而是说它放大声音的效果有多强。

放大声音同时,也会放大噪音,注意这点!

5,蓝牙连接简单方便,长按电源键5秒至白灯闪烁即可搜索到设备并匹配。蓝牙信号相比其它蓝牙耳机产品,略好一点,同样有障碍阻隔的环境,要多出1米左右才会开始断连;断连后再回到设备旁边,单击耳机可以自动续连。

6,蓝牙播放歌曲,声音与Sony的1ABT相比,声音偏甜偏暖(Sony的耳机表现就是淡如水),听尘鼓(何训田版本)时,构建的声场比Sony更宽。这个是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还有这款耳机播放音乐过程中摘下耳机,自动暂停,戴上耳机自动播放,非常人性化。

播放音乐时,一半左右的音量就足够用。

7,这款耳机可以接打电话,通话音质还行,但是接打电话时,音量偏小。

8,这几天东北零下20度,我带着耳机出去走了一个多小时,低温完全不影响触控使用。

二、其它想说的。

1,耳机售价有点贵,肉疼,膝盖疼。

2,耳机卖点之一的小娜助手(Cortana),有点悲催了,至少在我这台美版上是如此,无论是安卓,苹果还是win10,必须要安装Cortana助手作为连接纽带才能使用,目前软件端找不到添加耳机设备的地方,莫名其妙就连上了,莫名其妙的又断掉了。

3,这款耳机正常过程中,摘下来时,耳罩是朝前的,而其它几款耳机,耳罩的方向是朝内的,这个只是罗列一下,没有褒义或者贬义。

4,不支持NFC。

关于耳机的介绍,基本上就这么多了,要不要下单大家自己做决定吧。原本打算做视频来着,太忙,另外没有稿费导致缺少动力。

争取在月末之前,再写一篇使用感受,以及发现的小问题,供大家参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