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从热火朝天到销声匿迹,为何村里人对网购不感兴趣了?

提问:

农村电商从热火朝天到销声匿迹,为什么村里人对网上购物不感兴趣了呢?

前两年各式各样的农村电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搞得热火朝天。而到了今年各种农村电商逐渐销声匿迹,半死不活。电商不是最新型的商业模式吗?为什么在农村行不通呢?

昨晚刚好看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就说淘宝双十一流量和春晚流量对服务器的冲击,其中有提到,当春晚的淘宝广告把农村人带进淘宝,他们问客服最多的问题就是怎么填地址。

XX省XX市XX村,却不知道XX区。

知识门槛是一个,第二就是使用门槛,不要以为使用淘宝很简单,起码你要回注册淘宝账号,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问题,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

账号注册,然后实名认证,选择商品,下单,填写地址,付款,其中付款包括支付宝注册,实名认证,学会绑银行卡等等

后来为了减少门槛,淘宝推出了亲情付,算是把支付环节降低了门槛,然而我爸还是不会用。

农村妇女、儿童、老人居多,对智能手机使用都存在问题,其次,对于电商的信任程度也是问题,他们更愿意相信实际体验,就像网购发展前期,通常是小件网上买,贵重物品还是去实体店。

退换货成本也很高,客服沟通,话术理解,邮寄快递,显然都需要学习,这么麻烦的一件事,对于农村人来说,倒不如进城买东西,顺便玩一圈来的实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