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三和大神”,最后都去哪儿了

欢迎来到三和,这里是打工青年颓废圣地。

信奉“做一天阔以玩三天”的lifestyle,为了一百块能卖掉身份证,四块一碗的“挂逼面”、五块一晚的黑网吧是生活标配。这群日夜混迹于深圳三和人才市场附近的社会青年,以独特的颓废之姿隐匿于高歌猛进的城市角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三和大神”。

有人说,三和是打工青年心中的耶路撒冷,一批批年轻人前赴后继,成为大神,来来去去,反反复复。

“三和很神奇,我恨它,但终究还是离不开。”

赢了会所嫩模,

输了下海干活

何谓”三和大神“?

网友用一句话精辟地总结:

“所谓的三和大神,精神已升天、吃喝全不管、以天为盖、以地为席,今日有钱今日花,明日无钱才打工。第一要求来钱快,第二要求活轻松,第三要求公司日结。"

三和大神中的三和,本是深圳市龙华区景乐新村的一个人才市场,在今天,成了方圆几公里区域的代名词。与国际一线城市的称谓格格不入的是,深圳的这片土地,残破建筑物林立,廉价网吧、旅馆、杂货店等百余家店铺鳞次栉比。

这里,离繁华很近,离幸福很远。

三和大神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打工者,曾经满怀“淘金梦”来到深圳这个奋斗者的天堂。但是,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只能做一些最累、最低廉的体力活——去富士康流水线干活,在黑工厂打工……

对现实失望了,就开始放弃,辞职,找工作,最后连工作都不想工作。

渐渐的,他们混成了人们眼中的“三和大神”。

对工作的要求就是三点:工资高、来钱快、做一天结一天工资。从来不管明天。

尽管没钱的时候只能睡在街头,“三和大神”却着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极高的精神境界。

人吃饱全家不饿,以天为盖地为庐。兜里有十块钱,那就花十块钱。饿了,4块钱一碗、只有寥寥几根肉丝青菜的“挂逼面”。渴了,2块钱一瓶的清蓝牌矿泉水。

所谓“挂逼”是三和街头流行的一种黑话,指的就是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人。

娱乐就在网吧,一元一小时,十元通宵,如果想睡得好一点,周围就有大量15元的床位或者30元的单间。

难怪坊间流传着一句,“当你被社会所抛弃,三和网吧就是你的灵魂避难所。”

网吧成了他们的精神乐土。

甚至有的大神因整天整夜打游戏,猝死在网吧。救护人员赶到时,已经晚了。而网吧外,三和大神们夹道伫立送行,已经成了这里“不成文的规矩”和“最后的礼仪”。

实在没钱了,还可以拿着身份证做法人、贷款、取现,然后回网吧继续挂逼。

我恨三和,

但终究离不开它

有人说,这种得过且过、无所事事的生活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三和大神中很多人是农二代,和父辈一样前仆后继来此淘金,但是却没有父辈“东南西北中,发财来广东”的壮志雄心。

但是,这是别人的城市,不是我们的,我想发财想回家光宗耀祖,最后却能为了一百块将身份证卖掉。

没有钱,没脸回家。

是在耗费青春,他们也知晓。他们也会感到“压力很大……感觉自己像个废人一样。”

但是,回头一想“我们这么一躺,过得多逍遥啊”,之前的担忧也就被抛之脑后。

他们的父母作为第一代打工者,对家乡是有认同的,也有要挣钱寄回家给老人和孩子的迫切目标,更有帮助孩子过上更好生活的盼头。

他们作为新一代打工者,对家乡和城市都没有什么归属,也不像父母那么容易满足,也很难接受延迟满足。

没有羁绊,不想回家。

“三和大神”并非天生就是“三和大神”,他们在懒惰、失望、放弃中一步步走上“三和大神”的道路的。

颓废就像围城,里面的人一直想出来,外面的人不停走进去。求而不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追求的野心。不要放弃奋斗,你是中国的底色。

前面好黑,什么东西都看不到。但是,天亮之后就会很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