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髓救人之后,90后妈妈还称“十分幸运”

3月4日,从她体内抽取的干细胞,将输入到一名患白血病男童体内。3月4日上午8时,在湖北省定点采集移植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陈女士躺在病床上,言谈举止间一脸的淡定笑容。

从她血液中分离的造血干细胞,正通过身旁的血细胞分离机,一点一点流入采集袋内。此时,在华东另一家医院内,和她素不相识的一名患病男童,正在等待着能救命的采集袋。

陈女士是一名90后,也是一名2岁男孩的母亲。2010年,偶尔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能会挽救一名癌症患者后,她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这些年间,热心公益的她,先后多次参加献血,累计献血量超过了3000毫升。

2018年,陈女士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在经过严格检测、体检后,陈女士得知,她和一名华东患白血病的男童配型完全成功,符合捐献条件。但至于何时去捐献,还要视病人的病情而定。

已经成家的陈女士,有个2岁的儿子。她表示,这段时间她有一些个人计划,但不想因为这个影响捐献,而让一个病人失去重生的机会。

能救助有需要的人,她称“十分幸运”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陈女士和家人,曾一度对捐赠过程“心怀恐惧”,这是要从脊柱中抽骨髓吗?

陈女士的丈夫胡先生说,她刚走进病房时,心情一度比妻子生孩时还要紧张。经过医务人员的耐心解释,亲眼看到并非是“抽骨髓”后,他终于也放下了一颗心。

一开始也有点小忐忑的陈女士后来也释然了。她说,捐赠造血干细胞其实跟她平时献血的区别不大,对身体健康也没什么影响。希望通过她的例子,能够消除一些人的担忧和误解。

陈女士说,她的一个朋友,同样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但该朋友至今也没有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自己能够有机会救助特别有需要的病人,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她“十分幸运”。

在陈女士的同事看来,陈女士工作细心,责任心强。性格也是阳光开朗、有爱心,在朋友圈里人缘很好。对于她此次的救人行为,必须竖起大拇指赞一个!

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红表示,此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历时3小时40分,相当于将陈女士全身的血液循环过滤两遍,循环量约8000毫升,将从中采集共计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

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的工作人员说:“陈女士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后,将会在第一时间输入男童体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