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让道,为何还要多方呼吁?

3日,一则关于北京一名重症患者转院的消息刷屏朋友圈,患者情况危急,多方呼吁4日上午早高峰时期,相关车辆让出爱心通道。北京999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目前急救车已确定,由车牌号为京MK0181的急救车负责运送,并将于4日上午10点从北京地坛医院出发前往中日友好医院,提醒来往车辆注意避让。(3月4日中国新闻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见到救护车在马路上奔跑,或是听到救护车急促的警报声,但很多人觉得救护车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因为暂时他们还没用到。以至于,面对救护车在车流中艰难地穿行,社会车辆大都不会主动避让,造成许多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被堵在路上。如此语境下,北京一重症患者将携“人工肺”转院,相关医院、急救中心和网友多方呼吁“来往车辆让出爱心通道”,令人心情既焦虑又沉重。

事实上,人们都知道,救护车一旦上路,就意味着将与时间赛跑,因为这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救护车来说,争分夺秒地赶到医院是神圣的职责。更重要的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也赋予了救护车“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其他车辆必须让行”等道路优先使用权。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我国,救护车并未受到人们的敬畏,也未能完全享受到法律赐予的“特权”。社会车辆占用生命通道、不给救护车让道等事件时有发生。比如,2012年12月7日,北京一辆救护车载重伤者救治,尽管鸣笛,但仍无车让道,3公里路开了40分钟,最终致伤者死亡。

占道、不让道事件频发,除了城市交通不畅、道路拥堵严重之外,也与部分市民素质偏低、遵守交通法规意识淡薄等脱不了干系。特别是,我国虽然制订了“社会车辆必须为救护车让行”的法律规定,但未能得到较好的执行,也鲜见采取过惩戒措施。而在德国,任何车辆听到救护车的警笛声即使发生交通意外,也要尽力让出车道,如果发生拥堵,最里道的车就算冲上人行道也必须把道路让给救护车通过;在新加坡,救护车都装有摄像头,如果拍摄到哪辆车不给救护车让路,这辆车就将受到重罚。

事实上,早在2017年3月,北京立法规定,拒不避让或阻碍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通行,将由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可见,为生命让道,本是一项法定义务,为何还要多方呼吁?

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执法,提高“拒让救护车”的违法成本。当然,处罚仅是一种惩戒手段,关键还是市民要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不占生命通道,主动为救护车让道。生命很宝贵,生命让人敬畏。所以,对于抢救生命的救护车及工作人员,请大家多给一份理解,特别是在路上,尽量给急救车让出一条“生命通道”。要知道,你的一次避让之举,意味着也在参与抢救生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