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把好事做好 把实事做实

编前语:雷锋精神传承几十年始终与时俱进,在我们身边始终存在着一个又一个雷锋精神的传承者,他们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用行动发扬雷锋精神、续写雷锋故事。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为你讲述2018年度陕西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的故事,感受平凡岗位中的不平凡,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到海拔1100米的南郑县两河镇仰天坪村为贫困户殷建成家维修用电线路。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通讯员 张帆)在汉中市中心城区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穿红马甲,奔走在大街小巷。在群众眼中,他们是一群满怀爱心的“光明使者”,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自2012年9月成立以来,无论酷暑严寒,他们始终默默地坚守在供电服务第一线,用言语和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的誓言和初心。

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在勉县元墩镇5兆瓦农光互补光伏扶贫发电站检查发电设备。

用心践行雷锋精神近7年开展志愿服务400余次

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共有队员16名,党员10名,平均年龄39岁,承担着汉中市中心城区58万居民的电力抢修、带电作业和重大活动保电工作。作为电力服务一线的排头兵,服务队努力践行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和“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的服务理念,坚持把学习、践行雷锋精神贯穿于工作与服务的方方面面。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服务队队长何维告诉记者,现如今,在服务队接到的报修中,有近一半是抢修服务范围以外、居民家中的故障。对此,他们都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孤寡老人、贫困户等。

2015年,服务队在群众走访中了解到,汉台区潘家火巷红楼小区不仅院内无照明设施,两栋楼的楼道照明也早已破损不堪,而这里的住户又多以老年人和低保户为主,夜间出行十分困难。

“当时得知这个情况以后,我们先后现场踏勘3次,制定建设方案,并利用空余时间为小区接电。”何维告诉记者。

经过1个月的紧张施工,潘家火巷红楼小区终于装上了110多盏照明灯和声控开关,还更换了1公里线路,困扰110户居民的夜间出行照明问题被解决。

“通电的那一刻,小区里的老人们高兴的不得了,有一位老人还握着我的手不放,对我们说‘你们把光明送到了群众的心里’,我至今都记忆犹新。”何维说。

潘家火巷红楼小区照明设施点亮后,小区一位老人感激的握着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的手。

“多为他人着想,多为他人服务,坚持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这是去年刚调入服务队的莫凡对新时代雷锋精神最真实的感受。

服务队成立近7年来,服务社区特殊群体247户,服务贫困群众14个村,服务学校留守儿童300余人,服务孤寡老人98人,服务政府、企业、学校、医院重要客户30多家,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00余次,策划开展较大规模的主题活动42次,惠及25000余人,捐款捐物5.4万余元,活动足迹遍布汉中市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

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在汉台区黄家塘小学开展“进校园”活动。

抢修保电故障处理效率位居陕西省第一

2018年,服务队共完成故障抢修6600余次,故障处理效率位居陕西省第一。为保证老百姓的用电质量,服务队大力推行带电抢修,组织开展“零点”检修。

“尤其是在冬夏负荷高峰期,队员们斗严寒、战酷暑,昼夜奋战在城区抢修服务一线,做到了安全无事故、满意零投诉。”何维说。

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到汉台区铺镇狮子营村为贫困户维修照明设备。

去年夏季,汉中略阳县境内普降暴雨,引发自然灾害,嘉陵江、八渡河等多条河流全面暴涨,造成全县基础设施、群众住房、农田作物等受灾严重,电网设备也受到较大破坏。灾情出现后,服务队第一时间赶赴略阳灾区,迅速进入抢修状态。队员们不顾危险,踏着齐膝的泥泞徒步进入偏远村组,和当地村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肩扛背驮硬是将沉重的抢修材料按时运达。

“当时,许多电杆倾倒,村民的人身安全和房屋受到严重威胁,我们也顾不得随时滑坡和塌方的危险,立即加固处理或清理倒伏树木,然后再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故障点。”何维说。

据介绍,服务队常年坚持 “五心”、“五进”特色服务,坚持以“双五”特色服务体系为引领,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类延伸服务活动,形成了人人学雷锋的良好氛围,树立了良好的行业作风和社会形象。服务队先后被评为“中国电力行业雷锋式先进集体”“汉中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陕西省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等荣誉,今年2月还被评为“2018年度陕西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