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临湘不仅有人研究方言 还有人专门收集童谣

新京报讯(记者 景啸尘)“推谷扯谷,糯米煮粥,爷呷三碗……”这是曾晓虎两岁半小女儿最喜欢的一首童谣,名叫《推谷扯谷》,即便是在这首童谣的源生地湖南省临湘市,会这首古老童谣的小朋友也太少了。作为方言文化研究者,曾晓虎这几年一直在记录与研究着自己家乡的方言童谣。近年来,有更多研究者搜集乃至“抢救”着各地的方言童谣,语言学者说,对地域文化传承来说,这样的研究者越多越好。

.

临湘童谣。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制作

童谣承载了儿时美好时光

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曾晓虎非常喜欢引用一句话:“普通话能够让你走得更远,但方言则让你记住你从哪里出发。”

2016年7月,曾晓虎开始收集临湘市的方言童谣,至今已经快三年的时间了,他告诉记者:“最开始收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想推动当地的旅游文化,而方言则是地方最有特色的东西。我们临湘方言区域大致分为五大块,在我上大学之前,每一块方言区我都生活过几年。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童谣,因为童谣承载了我们童年的美好时光”。

曾晓虎在乡间收集方言和童谣。受访者供图

临湘市为湖南省县级市,有“湘北门户”之称,早在宋朝时就定名为“临湘”。因为山水相依,南来北往移民多,涵盖了江西、湖北、安徽、江浙以及长沙湘潭一带,所以临江的方言兼顾了湘语、赣语、西南官话的特色,在研究地方方言上有重要价值。也恰恰因为历史文化传承深厚,这里的方言童谣也特别有研究价值。

刚开始,曾晓虎只是做一些抄录,通过查找县志、乡镇志以及临湘人写的一些涉及俗语的书进行记录。后来他干脆下到农村去收集,“起初我对童谣的理解就是好玩,它承载的是关于童年、关于天真、关于幻想的情怀。后来我发现,童谣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它特殊的价值。”

童谣是启蒙的好教材

关于这些童谣的来历,曾晓虎表示,他收集的童谣绝大部分都是从老人家那里听来的,老人小时候就在唱,一代传一代。因此,这些童谣大部分都至少是百年历史,甚至几百年历史。那个时代的孩子认识世界时,童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小朋友在唱童谣。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制作

长辈在跟小孩子吟唱童谣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对孩子进行认知世界的启蒙教育。“像是《蛤蟆叫,春天到》这首童谣,‘蛤蟆叫,春天到,娘做花鞋我不要,爷打草鞋我就要,跳下田,捡铭钱,铭钱薄,捡牛角,牛角尖,尖上天,天又高,捡一把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深,捡一口针,针冇鼻,捡一支笔,鼻冇杆,捡一只碗,碗冇舷,捡一张船,船冇底,一脚驾到鸦鹊咀,鸦鹊咀,呷一碗面,一脚驾到临湘县,临湘县,呷一碗粥,一脚驾到最落豚’。里面涉及的事物名称达到了十几种,而且都非常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和识记,也是孩子练习发声、练习语言的极好教材。”

而在收集童谣的过程中,曾晓虎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他告诉记者:“因为走访的地方多为农村,不少老人都不理解我在做的事情,有的老人家也会说:方言不好听,收集这个干什么呢?而且资料收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靠一个人去收集,感觉慢了一点。有时候还要自己贴钱,去看望老人家经常要自掏腰包买水果。”

但是,在走访过程中,曾晓虎也遇到了不少让人感动的事情,“因为很多老人不擅长用手机用微信,所以,他们就把自己想起来的方言资料用笔写在纸上,然后请人拍照发给我,或者直接给我手写稿。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桃林镇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叫汪后斌,有一回专门搭班车从乡里赶到城里,就为了送一份手写的资料到我办公室”。

建议童谣纳入小学课本

目前,曾晓虎跑遍了全市所有的乡镇,走访了近百位老人,向他们收集当地的俗语、谜语、童谣、顺口溜、山歌等。从2018年4月开始他建立微信群收集信息,委托各个乡镇的朋友,陆陆续续大概建立了28个微信群,覆盖了临湘市所有方言区域。他始终认为,童谣在传播方言文化有着非常独特的优势,他说:“童谣一是短小精悍,吟诵顺口,容易记忆,充满童趣。二是它里面保留了很多方言文字和方言读音,能够背诵一首童谣也就能掌握这门方言了。”

.

临湘童谣。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制作

每一首童谣都承载着一段有关童年的回忆,而且不仅仅是一种回忆,还有一种艺术的美感和享受。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语言学教研室主任段勇义博士说:“童谣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语言艺术,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取材广泛、句式简单、讲究押韵,用方言读起来往往朗朗上口,对儿童学习语言、引领他们认识和了解世界有重要作用。”

段勇义表示:“童谣的调查和整理实际上是一项国家重要文化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就有《中国歌谣集成》。”因此,对曾晓虎扎根田野的研究工作,段勇义抱以特别肯定的态度,并希望这样的研究者越多越好,因为只有通过及时“抢救”一手资料,地域文化的传承才不会遗憾地中断。

童谣只有有人唱、有人念、有人欣赏,才算是“活的童谣”。曾晓虎作为市文联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和临湘方言文化研究主持人,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影响力寻找渠道推广童谣。由于童谣主要是小孩子吟诵的,曾晓虎表示,“我去年年底提交了一个提案,就是建议将方言童谣的教学纳入到本地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地方不同,童谣也不相同,童谣地域特色很鲜明,非常适合各个乡镇、学校作为校本教材的内容教授给孩子。下一步也准备在景区张贴一些童谣,让游客们也看一看,找一找童年的回忆”。

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