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街道拐角处的报刊亭吗?或许你只能在歌词里寻到它的踪迹了

“你好,请问这边有卖报刊杂志的吗?”家住上海宝山的赵女士走进一家便利店询问收营员,收营员表示,早几年有,现在已经把专位撤了,换成了冷饮柜。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电子书籍已经广泛普及之后,纸质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就连曾经最受青年们欢迎的书报亭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近日,人民网记者走访了几家书报亭的旧址,但却发现,曾经旧址沉淀下来的文化氛围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车位和一些充电桩。

如果说香港街头的霓虹店招是王家卫电影里的主角,那么书报亭就是点缀青春小说里最动人心弦章节的必备调味剂。与暧昧的霓虹店招不同的是,书报亭遗世独立总是”傲娇“的伫立在街道的一角,每天有新鲜的“血液”注入,对于经历了书报亭这几年逐渐消失的8090后来说,电子报刊杂志的内容,似乎既能完全囊括纸质书的内容,又多了便携等优点,但却失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归属感。

赵女士表示,自己已经很久没见过报刊亭了,“以前报刊亭的位置不是腾出来改造成了车位,就是被共享单车占据,现在想要找本纸质杂志看看都难了。”赵女士表示,以前偶尔还能在便利店里看到有属于报刊亭的“专位”,而现如今随着电子书的普及,仅存在便利店的报刊杂志经常出现滞销的情况,为了能让利润最大化,很多便利店属于报刊杂志的“专位”也被撤了。

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城市,读书看报不在少数,而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作为最先进入老龄化城市的上海,年龄分层跨度广,老年人对于电子读物的接受程度不及年轻人,家住浦东的葛大爷向人民网记者吐槽:“读书看报的习惯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了,一下让我用手机找这些书啊报啊的,折腾!又不太会用,问孩子们吧,他们平时又忙,现在就只能跟邻居聊聊天、看看电视知道些新闻。”葛大爷一边回答记者的话,一边看着报刊亭的旧址长叹了一口气,记者追着葛大爷的视线发现,以前报刊亭的摊位,现在已经变成了自行车位。

南泉北路乳山路路口,报刊亭的原址,现在已经被自行车位占据 龚莎摄

记者调查发现,上海最后的报刊亭——东方书报亭所属的上海东方书报刊服务有限公司的对外联系电话也已经是空号,葛大爷说,最早的书报亭除了卖杂志和报纸,有时还会卖些充值卡,“我们年纪大的人,眼睛老花了看不清,又不想跑老远去营业厅缴费,报刊亭买好充值卡顺带就让卖家帮忙充上了。”看来,报刊亭的存在还成就了一位“多面手”,年轻人在时代的前沿跑,年迈的人想要追上,报刊亭算是出了不少力。

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她告诉记者,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到了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一期不漏的杂志,买杂志是一种生活和学习习惯,读书看报更是一种精神食粮。每天去报刊亭报道,就像现在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但现在虽然手机里装了微信读书的app,app本身也会有一些读书时长的排名作为激励机制,但是始终还是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现如今,周刊也改成了app,甚至做成了微信公众号,“这样的杂志和其他的公众号相比,很难找到差异点,自然也就被淹没了。”

不仅如此,曾经的报刊亭还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几乎每个马路的拐角都能看到,这对上海这座大城市来说,不仅为读书看报的人提供了便利,还曾是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是体现上海这种城市独特文化的一个方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