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淘汰的设计看智能手机的变化,哪些你觉得惋惜,哪些是真鸡肋

要说目前更新换代速度最快的数码产品,我相信智能手机认第二绝对不会有其它产品认第一。特别是在最近十年里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手机的功能和形态设计可以说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增加的新设计新技术不计其数,但与此同时,消失的设计同样也很多。今天不妨就来回顾一下,智能手机上都消失了哪些功能以及设计。


被淘汰的双屏设计,真实体验很鸡肋


不知道大家还是否记得18年年底上市的vivo NEX双屏版?有一说一,第一眼看到这款手机时我就被这奇特的外观设计吸引了。可以看到它采用了正反两面的双面屏设计,主屏是一块6.39英寸的AMOLED屏,副屏尺寸为5.49英寸。其中副屏无疑是这台手机最具特色的地方,屏幕材质同为OLED,息屏时全黑的效果加上类似"猫头鹰"的模块组合,辨识度拉满。

(vivo NEX双屏版)


虽说vivo NEX双屏版拥有第一无二的外观设计,但发布后并没有得到太多消费者的青睐。其实要找出原因也并非难事:

  • 首先双屏就不太方便套手机壳,这样一摔很大几率就两块屏幕都“粉身碎骨”,维修成本太高;
  • 其次,副屏在体验方面也很鸡肋,因为两块屏幕是无法同时使用的,所以也就不存在用一块屏幕玩"王者",另一块屏幕玩"吃鸡"的情况;
  • 再者,vivo NEX双屏版还将前后摄像头都放在在副屏上,所以当你要自拍是,主屏还会提醒你翻转手机至副屏自拍,当你要进行"帮拍模式"时,主屏也是没有成像的。
  • 还有就是手机的耗电以及机身散热问题,这都使得双屏设计的手机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vivo NEX双屏版)


可拆卸电池弊端


回想当年功能机以及刚刚步入智能机时期,几乎每台手机的电池都是可拆卸的。不过拆卸电池慢慢也退出了大众的视线,原因无外乎两点。

  • 可拆卸电池虽说也可以做到防水,但需要增加一层密封保护垫,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成本、手机厚度,以及重量。


  • 安全性也是重要原因,虽然现在正品电池基本不会出现意外危险,但频繁更换电池必然产生意外影响,一旦发生意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金属机身向玻璃、陶瓷材质转变


在2016年左右主流手机设计基本都在使用金属机身;而2018年开始,玻璃机身则慢慢成了新的主流,玻璃机身的iPhone8无疑率先给其他厂商打了一个样;来到2020年左右,则开始由陶瓷材质更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

(iPhone8、8Plus)


而金属机身之所以慢慢向玻璃、陶瓷材质变化,除了审美疲劳了以外,体验的提升体验重要:例如玻璃、陶瓷后盖都支持无线充电,而金属机身无法做到;而且金属材质还会引起电磁屏蔽,阻碍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所以iPhone6系列上可以看到为了达到最佳信号状态,将天线做在了背板外面。

(iPhone6)


未来手机设计会怎样发展?


无论是双屏、可拆卸电池,还是金属机身,这些设计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野,都无外乎一个原因——那就是实用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多数手机在设计方面会采用例如一体化机身,以及AG玻璃、陶瓷、素皮等材质,不仅观感方面更加高级,手感以及防水防尘等实用性方面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例如华为近几年无论是P系列还是Mate系统,都推出了陶瓷以及素皮两个版本,还有OPPO旗下的Find系列,均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OPPO Find X5 Pro)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对于激发市场需求一直以来都起到巨大的作用,消费者也都愿意为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产品买单的。所以折叠屏、屏下手机等等创新机型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其中折叠屏手机在2021年全球的出货量就达到了900万部,同比增长200%,而且预计在未来几年还将有10倍量级的增长。

(中兴Anxo30)


更重要的是,折叠屏与实用也并不是背道而驰,尤其是每天要看大量的PPT、word和很多的信息的商务人士,原来使用直板机时,看PPT和Word文档手机要横过来,最多的动作就是放大缩小,这其实就是手机屏幕不够大导致的,但到了折叠屏之后,大屏就不需要这样的动作,浏览体验大大上升。


(折叠屏手机)


除此之外,大屏体验对于其他操作也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的提升,加上随着如今技术的慢慢成熟,未来折叠屏等创新机型的售价也会进一步下探,相信这也会促使折叠屏成为未来手机设计的主流之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