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科技创新部林润华:世界传感器大会已促成重要项目签约超200亿元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王磊彬 实习生 高岩 文图)8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的筹备情况及有关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发布会现场,中国科协科技创新部副部长林润华通过视频表示,2019年以来,大会已成功在郑州举办3届,对推动我国传感器产业技术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感器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是智能系统中感知、认知、连接、执行等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内外公认的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传感器在军用、民用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已成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是支撑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基础产业。

我国高度重视传感器产业发展,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扶持行业,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将光电子元器件、传感器、新型机电元器件制造作为鼓励类产业,传感器产业被列入强基工程中的基础产业。

林润华介绍,近年来我国传感技术和产业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较晚,传感器关键技术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目前,美国、德国、日本传感器发展规模和水平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市场份额合计占到近七成。与全世界生产的超过2万种产品品种相比,中国国内仅能生产其中的约1/3,整体技术含量也较低,是目前急需改变的一个状态。发展中国自己的高科技组件和传感器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意义重大、恰逢其时。

2019年以来,通过世界传感器大会,云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龙头企业、国际组织,促成重要项目签约金额超200亿元,有力促进了政、产、学、研、用、金深度合作,推动了创新要素向国内、向基层、向企业汇聚,对传感器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齐产业链短板,更好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林润华表示,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也是中国科协推进“科创中国”建设的重要行动。“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区域产业需求牵引科技供给,以前瞻性、突破性科技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组织赋能、开放合作带动国内外创新资源有序下沉的重要平台。

“中国科协高度重视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将其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科学技术创新部、国际合作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河南省科协等积极推进大会筹备工作,并利用科协组织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邀请国际学术组织、院士专家、知名国内外企业来豫参会。”林润华说。

据了解,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以“感知世界 智创未来”为主题,将集聚全球传感器领域优秀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围绕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进行高端对话,交流全球传感器科技、产业和应用的最新成果,着力引进科技人才、科研成果、产业项目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将进一步助推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建设,助力我国传感器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更好地推动传感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