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电商:为今天鼓掌,为明天加油

(本文从新浪博客搬家过来,新浪博客上线时间:2015-05-14 16:48:25)


这个月是遂昌的“大日子”,农业部和商务部接连两个全国性的现场会在这里召开。东明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我就遂昌模式说点什么。正好,结合着我对遂昌模式的了解,提个建议吧——

我与遂昌的缘份,从2012年开始。在那一年阿里召开的“全球网商大会”上,遂昌荣获“最佳网商城镇奖”。会议结束的第二天,我们的团队就赶到了遂昌调研。从那以后,我每年或多或少都会来遂昌看看。

2013年10月,我们在遂昌建立了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的调研基地。2014年夏,东明和阿里的余向海发起,在遂昌组织了一次农产品电商的“跨界·神聊”。会上,我和东明竟不约而同地建议,适时在遂昌组建农产品电商的研究院。前不久,陪着国家扶贫界、公益界的领导到遂昌调研电商扶贫,我再次提出应将遂昌建成具有国际前沿性的涉农电商研究基地。

基于这几年我在全国各地农村调研的亲身感触,我真是觉得,遂昌电商今天的发展,让其成为涉农电商前沿的研究基地,有着特殊的条件和优势。

首先是遂昌模式的前沿性。 难度巨大的农产品上行,在遂昌模式中一直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记得第一次来遂昌,东明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农产品电商如何解决标准化和品牌化的问题,更不用说生鲜农产品难度更大。遂昌电商人对此进行了持续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具有前沿意义的经验。县域电商服务体系的构建,是遂昌模式又一创新。他们以协会和遂网为运营主体,不仅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平台,来整合内外部资源,提供O2O整合的服务,而且率先建立淘宝特色中国的“遂昌馆”,一开县域电商平台新风,并触发了蔓延至今的“地方馆热”;随后“赶街”又将电子商务的触角向乡村乃至向农户蔓延,并成为阿里“村淘”脱胎而来的“原型”,目前“赶街”已跨出遂昌,开始在外省扎根。

其次是地方发展电商在机制上的创新性。政府与市场在电商领域中各自为战,是当前我国电商领域普遍存在的现实,这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阶段相关。双方尚未形成良好合作的机制,又成为制约未来电商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遂昌的政府和市场主体率先在“上下结合”的电子商务动力机制、运作机制上进行探索,尤其在服务上形成合力,成为遂昌电商发展中的突出亮点。阿里研究院的报告曾把遂昌模式归纳为“服务驱动型的县域电商发展模式”,在我看来,不妨一语道破,政府与市场共建的服务机制,就是其中的关键。

再次是遂昌电商实践的拓展性和丰富性。我是一个以社科研究为业、并已做到年届退休的人。近年一直重点研究涉农电商,在各地调研。不少地方的电商实践会给人某种一览无余的感觉,而遂昌不同。吸引我一来再来、欲罢不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遂昌可以让我每来一次就会有新的发现和领悟。这与遂昌模式的前沿性有关,更与遂昌电商人不满足于现状、不愿停止继续探索的脚步有关,这种不断的拓展,让遂昌电商实践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最后是遂昌电商的示范性和可复制性。2014年,遂昌接待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实地考察团队900多批次,足见遂昌电商实践的示范性影响力巨大。当然,各地有自己的特点,遂昌模式难以被全盘复制,也不应被全盘复制。但这并不排除其他地方可以从遂昌领先探索、内容丰富的电商实践中,获取这样或那样的营养,乃至进行局部复制。

遂昌电商的今天是精彩的,明天更值得期待。

我相信,遂昌电商上述的前沿性、创新性等特点,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我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像我一样,被遂昌的电商实践所吸引,让来自我国中、西部和亚非拉的实操者,在这儿找到他们开展电商需要的思路和启示;让来自北大、清华、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的学者们,在这儿做访问研究,一齐交流探讨,深入农村调研,写出顶级的论文,拿到国际论坛上发表;让来自北京的相关社会团体、来自日内瓦、纽约的联合国所属机构,在这里举办全国性、国际性的电商论坛,这儿的研究院可以为他们提供研究、培训和交流的便利。

让我们为这个梦想而努力,希望早一天美梦成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