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视频+AI,高铁也能实现超远视距


5G也是一种基础设施

5G、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使能技术和基础设施,似乎各个行业想要向前发展就离不开这些技术的应用,AI和5G在一些领域的快速落地让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具备了条件。

各种技术的发展并非相互孤立,也许是因为各自身上的高科技属性,反而会莫名地互相吸引。目前铁路行业正在向数字化转型,于是铁路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很多技术结合的诱因,使得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技术向铁路行业进行聚拢,形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我国铁路的几次大提速,让我们实现了跻身世界先进铁路行列的梦想,速度越来越快也就给运维和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铁路安全技防水平,确保高铁运营安全,与加快“5G”的商用部署以及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和建设,都为各种技术集中在一起进行专家会诊提供了条件。

视频感知对铁路安全意义重大

铁路运营安全牵涉甚广,列车、轨道、以及轨道旁的相关设施的状况都是能够影响铁路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因此铁路轨道的周界安全、轨旁设备安全、列车运行安全、站点机房安全都会影响到列车运行。

为了感知这些因素的状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视频作为可与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感知源头,在铁路运营管理、铁路数字化转型中发挥起不可替代的作用,视频需求日益彰显。

AI+5G=视频实时上车

视频感知只是第一步,以往的视频数据也需要人工来进行监控和分析,随着AI加入铁路安防产品产业链闭环,不管是铁路周界是否发生异物侵入,还是列车的运行监控,甚至是钢轨的探伤图像都能够通过AI进行分析,准确率更高的同时,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实现对铁路沿线安全动态的自动预判和及时告警,减少人工成本,提升安全管控能力,带动了铁路朝着智慧化迈进。

基于5G的铁路车地高速通讯网络,具有大带宽、低时延的特点,也为视频创造了更多的应用场景,通过5G网络可以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上车,将前方铁路轨道的画面实时的传送到列车室,为列车提供了超远视距,能够实时掌握车辆运行前方的安全动态,能够自发及时响应紧急情况,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指挥中心与运行车辆在处理异常情况时还可实现视频信息互通,提高异常处理速度。

随着我国高铁350公里时速的常规化运营在越来越多的线路开启,铁路的安全势必更为重要,而越来越快的高铁速度意味着列车对于铁路动态更为及时的感知,随着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更加成熟的应用到铁路领域,高速所带来的风险被逐渐降低,智慧高铁真正到来的那一天也许并不遥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