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不等于外资撤离

这个话题,本身需要一本专著才能论述清楚,笔者只想当下流行的几种看法出发,略略阐述一下浅见,以飨读者。

apple CEO 吉米库克视察印度工厂

1:近年外资撤出中国典型事件

  • 2022年,苹果公司已决定将ipad生产线全部从中国转移至越南,并表示越南已经做好接手的准备;
  • 2022年,苹果公司决定,部分iPhone14生产与组装由印度完成。在此之前,印度生产线只负责生产iphone低端产品;
  • 2021年12月,东芝在中国的33家工厂将全部关闭,电器业务会全部转到越南,研发中心则会搬回日本;
  • 2022年8月24日,日本产经新闻报导,日本汽车企业本田将重组全球零件供应链,考虑将与中国大陆脱钩;
  • 2022年,耐克有超过50%的鞋子是在越南生产,此前最大的生产基地在中国,阿迪达斯也有超过40%是在越南生产;
  • 2022年6月,佳能关闭了在珠海的工厂,目前,佳能在中国的工厂已经全面停工,预计在6月底,结束最后收尾工作;
  • 2022年,韩国乐天,迁出中国;
  • 2022年,美国半导体知名企业安森美,迁出中国;

当然,还有很多,这里就不逐一列举。

nike在东南亚

2: 几个典型的错误说法

说法1:

“生产是产业链底部,利润很低!”

这种说法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 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生产利润最低;
  • OEM代加工,没技术,限制产业升级;
  • 劳动密集型,除了就业,一无是处;

我们可以思考几个问题:

  • 研发和营销利润是高,但是难度必然对等,如果我们能做研发,营销,我们当然也会去做,没人傻乎乎只愿意做产业链的底端;
  • 谁告诉你生产环节,没技术含量?如果没技术含量,富士康们岂不是很容易被替代?
  • 产业分工没人会强迫你,肯定是各尽所长,参与全球分工,至少你在产业链上,难道你要像非洲学习,彻底脱离产业链?
  • 再之,美国,日本还在拼命出优惠政策,想尽办法让制造业回流,他们难道是傻子?

富士康在美国投资

说法2:

“腾笼换鸟,产业升级”

随着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等因素的上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提出“腾笼换鸟,产业升级”,听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

同样我们也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 产业升级自发调整,是否需要督促呢?似乎不需要!
  • 中国这么大,各地发展也不均衡,产业迁移,没必要去东南亚吧?
  • 升级而来的企业,是真的高科技吗?或者有高科技企业迁移进来吗?

曾经的东莞大厂

说法3:

“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夕阳产业”

  • 沃尔玛全球雇员230万,全球第一,也是劳动密集型,也是夕阳产业?
  • 美团骑手300万,还不够密集吗?也是夕阳产业?
  • 几百万快递小哥,也足够密集,也是夕阳产业?
  • 。。。。。

劳动密集首先并不是夕阳产业,再之,目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实已经生产效率超高。

更为理性的讲,芯片企业,软件研发,生物制药是科学家,专业人士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密集不是重点,重点是效率,只关心密集干嘛,难道都分散办公就不是密集?

美团的晨训

3: 各国外资投入对比(亿美元)

国家/地区

2020年

2021年

美国

1510

3670

中国大陆

1490

1810

中国香港

1350

1410

新加坡

750

990

加拿大

230

600

巴西

280

500

印度

640

450

如果外资这么不重要,各国为什么拼命争取呢?更可怕的是,发达国家一样在拼命吸引外资。

其实,看似在吸引外资,本质上是对资本,技术,人才,先进生产力的吸引。

4: 我国出口创汇前15强(2020年)

排名

公司名称

亿美元

1

富士康郑州(台资)

316

2

达丰电脑上海(台资)

172

3

华为终端(中国)

160

4

富士康深圳(台资)

151

5

富士康成都(台资)

146

6

中石化(中国)

128

7

昌硕科技(台资)

127

8

深圳华为(中国)

127

9

名硕电脑(台资)

125

10

中石油(中国)

116

11

英特尔成都(美资)

115

12

达丰电脑重庆(台资)

108

13

美光半导体(美资)

100

14

世硕电子(台资)

85

15

戴尔电脑(美资)

79

我国出口创汇的前15强,绝大部分是外资企业,同样说明外资的重要性。

英特尔投资中国西部

青马说:

一个村子,同姓一个姓,好吗?

一个村子,只是内部婚配,好吗?

一个村子,大家生活方式都一样,好吗?

青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