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开艳等:接入元宇宙,“她”能赋予AI哪些智慧

本文刊载于2022年9月2日《文汇报》第6版“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以人工智能(AI)、元宇宙为首的科技新浪潮正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其中崛起的“她力量”更加引人注目。昨天举行的AI女性菁英论坛上,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和初创者共聚一堂,畅谈女性对元宇宙能够贡献哪些独有智慧。

“科技发展其实是由硬实力与软实力相辅相成的。”甲子光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一甲认为,女性在科技产业中往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现实生活中,我们能看到,许多科技公司从事市场、融资、与客户群体打交道、维护公共关系工作的通常都是女性,她们在软实力建设方面更有优势”。她补充道,而在接入元宇宙的过程中,起初大部分虚拟人物的声音、形象,也都是女性,因为与男性相比,女性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在她看来,女性形象将是元宇宙世界中构建人与人、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关键纽带。

浦东新区科幻协会会长、科幻作家顾备的想法则更为大胆:“未来,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元宇宙的世界,传统的男女性别将不复存在,甚至在脑机接口的技术实现后,在元宇宙世界里跟你交谈的可能是隔壁的宠物狗。”她说,在这里,取而代之的是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而与男性思维相比,更加和谐、包容、开放的女性思维会更契合元宇宙的风格。

世纪华通总裁谢斐表示,元宇宙绝不是冷冰冰的技术世界,而是由人的需求变化所带来的革命。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年轻人更希望重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契约关系,建立新的情感认同。她说,技术是没有感情的,但建立在元宇宙上的新的人类社会仍是需要温情的,“她”能为这个新社会带来更多温情。

虽然女性能在科技产业领域贡献独特的智慧和能量,但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在研究中发现,当下,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性别鸿沟依旧存在,甚至有越拉越大的趋势。

沈开艳解释,数字鸿沟在性别维度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数字设施设备在男性和女性群体间的可达性有差异,全球范围内仅有48%的女性能够顺利使用互联网;其次,女性在数字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也总体不如男性;此外,数字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加剧企业在雇佣层面上的性别不平衡,这将进一步导致女性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落差。

如何弥合这一鸿沟?沈开艳分享了一则在线新经济激活女性就业潜能的案例:“数据显示,在喜马拉雅平台上,有54.8万的月活主播,其中女性占比达到了64.02%,新的灵活就业方式为她们创造了工作机会和收入。”

女性科技社区“科技猫”联合创始人古茜,也在身体力行地消弭科技行业中的性别壁垒。据她介绍,在她创建的女性科技社区中,许多想学代码的女性聚集在一起。在这里,女性群体间的热议话题不再是时尚、八卦、追剧,大家讨论得更多的是,5G是什么、人工智能是什么、元宇宙又是什么……“在打破边界的元宇宙中,女性更应该学到的一点,就是打破固有认知,打破女性本就不适合写代码的认知,积极探索科技之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