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中心志愿服务项目喜获金奖

日前,2022年首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北京赛区决赛已落下帷幕,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志愿服务项目在该赛事中获得金奖。

本次大赛共有全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1443个项目申报参赛,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等评审环节和公示,麋鹿中心志愿服务项目在生态文明领域具备良好的示范性,被选为20个大赛金奖项目之一。

麋鹿是我国珍稀的野生动物。为唤醒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认识麋鹿、了解湿地、践行生态文明,同时为了发掘社会资源,提升科普教育力量和公共服务水平,麋鹿中心于2016年3月成立了麋鹿缘志愿者团队,一直面向社会公众公开招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致力于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麋鹿守护者志愿服务项目。在保护动植物、节水护水、绿色生活、低碳减排、垃圾分类等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项目执行过程中凭借麋鹿中心生态资源的优势,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思想理念。倡导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项目内容分为常规服务和特色志愿服务,有专人负责定期发起。为了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并与志愿者签署志愿服务协议。

自团队组建以来,累计约有800余名志愿者参与我们的项目,志愿服务的受众约10万人次。项目经费从无至有,稳步提升,2018年“麋鹿守护者”成功注册商标,逐渐成为一项品牌志愿服务行动。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团队成员被推选为“首都最美志愿服务家庭”,至今已有2名志愿者获得五星志愿者的荣誉。

“面对野生动物,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志愿团队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注重在志愿者心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社会公众从自身做起,尊重自然和野生动物保持必要的距离。

例如,“距离产生美”这项活动,由于苑区内有很多孔雀、牙獐、天鹅等都是散养的,志愿者会在周末这些游客特别多的时候,来到苑区,提示游客不要随意投喂、避免追赶恐吓。

志愿者们还自编自演了一些科普短剧,通过拟人的方式替野生动物发声。

像美化苑区环境这样的服务,通过垃圾分类清理,也大大避免了苑区动物误食异物,真正做到了动物和人的和谐相处。

“为灭绝动物扫墓” 服务,这个活动每年清明节都会组织,从最初单纯的讲解、献花,发展到在志愿者的协助下,设计制作了哀思卡信封,不仅引发公众对灭绝动物的关注,也为公众提供绿色的祭扫方案,真正做到保护环境。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麋鹿守护者们也在不断成长。特别是那些小志愿者们,他们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到了科学知识,也感悟着志愿精神,就在几天前,我们的一名小志愿者就将守护者活动带进了贵州山区的小学,为那里的孩子讲述国宝麋鹿的故事,还送去了科普产品麋鹿角发卡。

作为麋鹿中心“麋鹿缘志愿者团队”的组建人,志愿服务项目的发起人,更是“麋鹿守护者”中的一员,我衷心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加入我们。让我们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命运共同体,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公众号名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微信号:bjast-wx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