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迈科技梦碎,国产操作系统150亿元估值“黄了”?

无论“信创自主化”在资本市场如何喧嚣,国产Linux桌面系统龙头仍然掩盖不住难以盈利的底色,但是这还是最坏的结局,更坏的是沦为资本的“玩物”。

诚迈科技(300598.SZ)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诚迈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19亿元,同比增长52.57%;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0.83亿元。

而亏损的原因就指向了诚迈科技的参股公司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诚迈科技的持股比例为32.31%。

统信软件的UOS 和深度Linux系统一向呼声很高,桌面体验相当人性化,今年5月份统信软件还发布了中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深度”根社区,意图取代Debian,可谓是雄心勃勃。

统信软件也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采购投标,将UOS操作系统推广至服务器和办公电脑,以至于UOS被大众寄予厚望,希冀其取代Windows,成为国产桌面电脑操作系统的代表。

然而,今年上半年统信软件的收入仅6323万元,同比下降 72.50%,亏损额却高达3.74亿元,同比下降 292.93%。如此突然的经营颓势,给热情高涨的投资者也浇了一盆冷水:原来所谓的国产桌面操作系统龙头经营状况如此恶劣。

统信软件沦落到如今的境地,到底是战略性亏损,还是其他人为原因所致呢?

真假估值150亿之谜

在南京IT业,诚迈科技并不算是知名企业,很多人对诚迈科技的印象就是软件外包公司,没有什么技术含金量,搞不懂诚迈科技为何能够IPO上市,对诚迈科技变身“妖股”更是倍感迷惑。

曾在2019年9月到2020年3月,使得诚迈科技股价一度从34元一月涨到350元,市值问鼎282亿元,诚迈科技之所成了年度“妖股”,全赖旗下统信软件的国产操作系统概念,又叠加了360和华为题材爆炒。

不过随后诚迈科技发出的年度业绩预告,让疯狂的投资者如堕冰窟。2019年度诚迈科技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仅500万元,1.69亿元的净利润基本上来自于处置股权获得的投资收益。

2020年的12月,统信软件完成了11亿的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59亿元,诚迈科技的持股比例降为40%。2020年统信软件实现营收4.29亿元、利润总额2280万元,而这一年诚迈科技的毛利率继续下降,年度扣非净利润也只有4000万。

此后的2021年上半年,统信软件继续融资,注册资本从5.1亿元增至6.27亿元,而上半年统信软件的营业收入22,996.90万元,同比增长496.88%;净利润-9,522.78万元,同比下降1.11%。

对此诚迈科技的解释是,统信软件加大了研发、市场等各方面的投入,人工成本及各项费用支出较年初有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由于行业特点,业务招投标及合同签订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度,收入实现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点。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93亿元、利润总额-1.69亿元。此后澄迈科技披露的2021年报显示,统信软件的年度收入高达6.8亿元,还同比增加54.88%,全年亏损2.38亿元。

换而言之,在2021年的第四季度,统信软件的收入高达3.87亿元。

从2021年11月初,诚迈科技的股价就开始持续下跌,耐人寻味的是,就在2021年12月底,诚迈科技竟然对外转让统信软件的股份,将仅仅统信软件0.23%股权以合计3450万元的交易对价转让给国内知名PE机构君联资本旗下管理的苏州君联相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这相当于对资本市场释放出了2条信息:

1.统信软件的估值已经大幅增至150亿元了

2.年内非常性损益增加3000余万元的年利润。

出人意料的是,对于这项的“小本暴利”“制造利好”的好买卖,诚迈科技的独立董事胡昊、桂爱平并不认同,均给出了“交易事项过程还存在不确定性,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还存在不确定性”这种模糊又奇怪的表述,不少投资者也相当疑惑。

因为这仅是数千万的小额股权转让交易,况且在这项收购协议中提到,合同签署两日内,诚迈就可收到1750万元转让款,工商变更登记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的1700万元,转让款几乎是唾手可得。

两位独董的表述,像是此事另有隐情。

此后在2021年的年报中,诚迈科技就确认了这一项收入,并且承认了持股比例减至32.21%,剩余未收到的股权转让款1700万元挂其他应收款处理。

但今年以来,统信软件的股权都未出现能变更,今年的半年报,这项1700万股权转让依然在挂账。

8个月还不能完成股权变更,原委恐怕比披露的信息复杂得多。两位独董之前的弃权意见可谓是一语成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桂爱平辞去了诚迈科技独董职务。

对手麒麟软件早已脱离亏损

统信软件的主要产品包括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私有化的应用产品、集中域管平台和云打印扫描4个板块,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操作系统,尤其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对桌面以及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集中采购。

从统信软件的季度收入来看,似乎对集采极其依赖,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党政集采。与之业务对标的另一家国产Linux操作系统服务商——麒麟软件。

曾在2020年还有个趣事,麒麟软件和统信软件分别声称自己抢占了多数操作系统集采份额,以至于二者各自公布的市场份额相加达到了150%,令人错愕,至于真实数据,至今还是个谜。

今年4月东吴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行业信创市场规模有望翻倍,不过对于今年上半年统信软件营收同比下降 72.50%,诚迈科技的解释是季节性原因,集采集中于下半年。

但是,反观麒麟软件,受到集采季节影响却不剧烈,2021年上半年收入5.15亿元,今年为4.11亿元,仅仅下降了20%。并且麒麟软件还实现了1.02亿元的净利润。

跟统信软件的表述相反,麒麟软件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拿到了中国移动2022-2023年桌面操作系统集采项目70%份额,在国信证券场外交易系统、反洗钱系统、开放式基金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金融业务板块,操作系统业务也有大额订单斩获。

之前在2021年麒麟软件收入超过了11亿元,成为了国内首个年收入超过10亿的Linux系统,并且近年来均实现了盈利,麒麟已经走上了内生性正增长的轨道,反观统信软件,收入极度稳定,相当依赖集采,依然在寻找市场化的道路上,虽然桌面系统在市场化面前颇具竞争力,但难以实现盈利,服务器操作系统产品的经验和积累又不如麒麟、中科方德等企业。

然而,统信软件的估值却远高于麒麟软件。去年上半年,麒麟软件对员工增资扩股,估值也不过20亿元,去年10月去年10月,麒麟软件的2个股东以合计约11亿元的价格分别将其所持麒麟软件37.3238%股权转让给合计13家受让方,反推麒麟软件的估值也就29亿元。

但是统信软件之前A轮的估值已达到59亿元,去年底的一次股权转让,却是150亿元估值,超过麒麟软件的5倍,不过至今这项股权交易仍未生效,是否意味着受让方不认可150亿估值,还尚未可知。

当然更重要的是,当下诚迈科技的66亿元市值,内含统信软件的市场估值成分,需要投资者加以警惕,毕竟如今已不同往昔,尤其是当下税收下滑,各地财政支出紧缩,对操作系统采购可能随之放缓,参与集采投标的企业也会加大降价力度,进一步削减收入和利润。

从大环境上看,统信软件若仅依赖集采,不能在市场化中博得更多收入利润,恐将难以支撑起打造“根社区”的梦想,更撑不起诚迈科技66亿的市值。

虽然监察机关已解除对诚迈科技董事长王继平的留置措施,但目前资本市场对诚迈科技的质疑仍未消除,除了统信软件的股权转让之谜外,其他应收款中的恒瑞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也相当可疑,这家公司在天眼查中没有任何工商记录,也不见于台湾省和香港的工商档案之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