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回归理性?天玑1080基本确认,骁龙778G迎来劲敌

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在天玑8000系列、天玑1200、天玑1100诸位悍将的围剿下,骁龙778G还能活得这么滋润。高通虽然近年来产品力有所下滑,但是这么多年在手机市场沉淀下来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忽视。

在手机厂商的包装下,骁龙778G下可驾驭性价比千元机,上可驾驭4000元的线下中端机,而且还能让人不产生违和感。毕竟中端U的讨论热度本来就不高,只要到手体验好就不会有人关注。对此,联发科要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

要我说,骁龙778G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极佳的能效比,以及低廉的价格。骁龙778G的GPU满载功耗才2.4W,CPU单大核功耗才1.6W。哪怕是火力全开,手机也仅仅只是温热,而不会发烫降频。

手机在绝大多数情况都处于中低频负载,骁龙778G的性能又足以维持较低限度的流畅。日常使用不发热,性能刚好够用,能效水平又高续航好,因此骁龙778G的综合体验十分良好。

相比之下,天玑8100虽然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但是它的性能足以和骁龙888看齐。用来对标骁龙778G,显得有些大材小用。用来对标旗舰机,那就以下犯上了。

说实话,手机厂商宁愿用骁龙778G是有原因的。这颗芯片深谙中庸之道,不会破坏原有的秩序。如果连中端机都性能过剩了,那手机厂商以后吃什么。

最新消息是,联发科已经盯上了骁龙778G这根难啃的骨头,正准备推出新一代天玑中端U。这颗芯片的定位比天玑8000系列更低,但是胜在价格便宜,更适合千元价位。

根据数码闲聊站透露,联发科的下代中端U命名为天玑1080,和骁龙778G+同样性能定位,不过价格便宜许多。根据信息可以推断,天玑1080依然会采用台积电6nm+A78架构,但工艺制程、频率均弱于天玑8000。

性能方面,天玑1080的安兔兔跑分则在50W到60W之间,标准的中端芯片定位。作为对此,骁龙778G Plus的典型跑分为55万,骁龙778G的典型跑分为52万。由此可见,联发科的产品策略越来越精细化了。

可能联发科也没想到,骁龙7Gen1这么不思进取,比起骁龙778G甚至还有所倒退。这就导致天玑8000系列非常尴尬:因为牙膏挤太多了,导致天玑8000系列在中端市场根本没对手,甚至挤压了天玑9000的生存空间。

联发科也是要赚钱的,合作厂商也有自己的顾忌。旗舰U和中端U之间如果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对商家来说不是件好事。对联发科来说,现阶段最好的局面,就是在同性能定位下,联发科芯片要比骁龙更便宜,相应机型有略微的性价比优势。

天玑1080的出现,意味着联发科的战略正试图回归理性,不再以碾压式的性价比取胜。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一起讨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