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布局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会成为汽车行业下一个风口吗?

日前,特斯拉投资者关系主管马丁·维查在高盛科技峰会上表示:Model X和S是特斯拉的第一代平台,Model 3和Model Y是第二代,而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将成为第三代平台。

从马丁·维查的讲话中,可以感受到特斯拉将布局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可能性。由此,也引发人们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再次关注。

事实上对于业内来说,无人驾驶技术并不陌生。此前国内一些车企针对无人驾驶汽车都发布了相关规划。但“无人驾驶”从纸上谈兵到付诸实行,这中间还是有很多难题需要逐一解决。

多家车企布局Robotaxi

不得不说,伴随着汽车新四化趋势,全球汽车产业得到一次全面进阶的机遇。而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最高水准,无人驾驶自然备受企业瞩目。

虽然在目前车企制造的一些量产车,已达到L2.5级自动驾驶级别,但距离真正无人驾驶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目前一些车企着手布局与人们出行息息相关的Robotaxi领域,这也预示着无人驾驶开启了倒计时。

据了解,目前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Cruise计划在90天内将Robotaxi业务拓展至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和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两地,并计划于明年扩大业务规模。

而今年7月,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头部企业小鹏汽车率先注册了“XPENGROBOTAXI”、“小鹏智航”等商标,全面布局Robotaxi。

对此,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未来小鹏汽车将开始探索Robotaxi业务,通过Robotaxi在泛化场景的运营,测试小鹏汽车相关软件在整个城市中行驶的闭环,(从而)提升自动驾驶算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今年以来,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也相继公布了公司Robotaxi业务规划。从融资到与自动驾驶公司合作,充分表现出车企布局Robotaxi赛道的决心。

从智慧城市到Robotaxi落地

几年前面对全球电动化浪潮,当造车新势力初出茅庐时,一些企业在PPT上描绘着“智慧城市”的宏伟蓝图。按照他们的规划,未来将在搭建起来的城市智能系统下,逐步实现无人驾驶。

不过受技术与成本局限,关于“智慧城市”的构想如今提及的不多了,反而是随着分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量产,为消费者带来不同凡响的驾乘体验。

因此在《车壹圈》看来:关于无人驾驶的技术在量产车上的应用,厂家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只是随着更多实力车企的加入,曾经看似遥不可及“智慧城市”,被更务实的产品所代替。并且随着车企在汽车技术领域的深耕,很多车企已经做到了L5级的自动驾驶并完成了真实路况的实测。

不过,即使在技术上实现了无人驾驶,但真正应用到生活中还是要慎之又慎。别的不谈,仅复杂的城市道路和各种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对车辆安全就是一大考验。

另外,从打造“智慧城市”的出发点考虑,要全面实施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作为无人驾驶的切入口之一,既可以实现量化又可以解决眼前问题。同时,针对汽车新四化而来的市场新商机,厂家与专业机构实施起来也更容易些。

冲击传统出租车难度也不小

毫无疑问,从智慧城市到Robotaxi的实施,省了不少环节。相比之下,运行成本低见效快。不过尽管如此,《车壹圈》依然认为: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真要开展起来还是有些难度。不仅要克服技术、产品、城市交通等难题,还会遭遇一些社会问题。

虽然,厂家在无人驾驶车辆测试中获得不错的数据。但是Robotaxi应用在现实的城市交通中,技术是最大阻碍。比如车辆智能系统的反应速度,能否能否适应突然遭遇的交通意外并快速做出正确反应,从而避免车内乘客不幸成为小白鼠的可能性。

其次,真实的城市交通其复杂程度,并不似厂家测试过程中有着清晰交通标识的设定路线。因此,无人驾驶出租车只能在有限的道路内实现。

比如今年8月初,重庆永川区已批准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载客。乘客在享受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时,需安装APP叫车软件,在永川城区70余个指定地点体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另外,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如果广泛实施起来,还会面临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冲击。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31日,全国共有28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71.4万本。另外,全国巡游出租车辆规模超过140万辆,巡游出租车驾驶员数量约270万人左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